拼音 | yīn kēng | 注音 | ㄧㄣ ㄎㄥ |
首字母 | yk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陰森、 陰鬱、 陰沉、 陰冷、 陰暗、 陰晦 | ||
反義詞 | 明亮、 晴朗、 陽光明媚、 開朗 | ||
基本解釋 | 南朝陳文學家。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初仕梁,入陳,官至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長於五言詩,聲律上已接近唐律詩,為杜甫所稱讚。明人輯有《陰常侍集》。 |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其父親子春仕梁,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能誦詩賦,長大後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時所重,仕梁官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為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為陳文帝所讚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鏗的藝術風格同何遜相似,後人並稱為“陰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