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ì xìn xīn | 注音 | ㄗˋ ㄒㄧㄣˋ ㄒㄧㄣ |
首字母 | zxx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一定願望的心理狀態。必須建立在對自己和對事物的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缺乏自信使人畏縮不前,過於自信或盲目自信,則會使人驕傲自滿或陷於盲動。正確的自信心能使人意志堅定,不怕困難。 |
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徵和心理狀態,也稱為信心。自信心的個體差異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習、競賽、就業、成就等多方面的個體心理和行為。
自信心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談起的一個概念,而在心理學中,與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 (A.Bandura)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