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ǐ xìn | 注音 | ㄑㄧˇ ㄒㄧㄣˋ |
首字母 | qx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開端、開始、開頭、起頭、開頭兒、初、開端兒、開場 | ||
反義詞 | 終止、結束、終結 | ||
基本解釋 | 1.興信。起而申說。 2.佛教語。謂產生相信正法之心。 3.泛指產生信仰或信任。 4.佛書《大乘起信論》的省稱。 5.猶起汛,潮汛始發。 |
1).興信。起而申說。《書·盤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 孫星衍 疏:“起者, 高誘 注《呂氏春秋》雲:‘興也。’……言群臣讙言拒善,而興信邪險膚傳之語。” 周秉鈞 易解:“起,興起;信,古伸字……言汝拒善自用,起而伸說危害膚淺之言。”
(2).佛教語。謂產生相信正法之心。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修淨土院記》:“嗚呼!有能求無生之生者,知舟筏之存乎是,遂以《天台十疑論》書於墻宇,使觀者起信焉。” 周作人 《知堂回想錄·五年間的回顧》:“十二月初九日,至 延齡巷 ‘金陵刻經處’買得佛經兩本,記得一本是《投身飼餓虎經》,還有一本是《經指示說》,初學最好看這個,乃是《起信論》的纂注。其實我根本是個‘少信’的人,無從起信,所以看了始終‘不入’。”
(3).泛指產生信仰或信任。 許地山 《危巢墜簡·東野先生》:“所以你第一步的預備便是號召同志,使人起信,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