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信石 信石的意思 信石怎麼讀
“信石”詞語拼音為:xìn shí,注音:ㄒㄧㄣˋ ㄕˊ,首字母:xs,“信石”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堅信、確信、信任、相信、信賴,反義詞:懷疑、不信任、不相信、不可信,基本解釋:1.砒石的別稱。制劇毒藥砒毒霜的原料,以產於信州(即今江西上饒縣一帶)而得名。亦借稱砒霜。
拼音 xìn shí 注音 ㄒㄧㄣˋ ㄕˊ
首字母 xs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堅信、確信、信任、相信、信賴
反義詞 懷疑、不信任、不相信、不可信
基本解釋 1.砒石的別稱。制劇毒藥砒毒霜的原料,以產於信州(即今江西上饒縣一帶)而得名。亦借稱砒霜。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信慎
下一個詞語: 信識
信石”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該品為少常用中藥,原名"砒石",始載於宋"開寶本草"。市售信石分紅信石及白信石二種,但白信石極

少見,故主要為紅信石,其加工製品為砒霜。該品的原礦物主要為砷華,但也有用毒砂或雄黃加工製造而成的。

為天然的砷華礦石、或由毒砂(硫砷鐵礦,FeAsS)、雄黃加工製造而成。

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等省。

少數選取天然的砷華礦石,多數為加工燒煉而成。1.老法,將毒砂砸成小塊,除去雜石,置容器內,與

信石

2.新法:選取純淨雄黃,砸成小塊,入容器內使雄黃燃燒,分解成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後透過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得信石,S02另從煙道排出。

紅信石(、紅砒) 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粉紅色,具黃色與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樣,絲絹樣光澤,質脆,易砸碎,無臭,該品極毒,不能口嘗。燒之有蒜臭味。以塊狀,淡紅色,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藥用以該品為主。

白信石(白信、白砒) 無色或白色,其餘特徵同上。質較純,毒性比紅砒強。

去雜質,砸碎、裝入砂罐內,用泥封口。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研為細末,封裝備用。

白砒含氧化砷(As2O3),紅砒尚含少量硫化砷。

辛酸大熱,有大毒。入肺經。

蝕瘡去腐,去痰定喘。用於痔瘡瘻管、走馬牙疳等症,取其強烈的腐蝕和攻毒拔毒之功;寒痰喘逆之證,

一般作外用研末撒敷.或入膏藥中貼。內服入丸散劉,每日0.003-0.009克,不能過重.不可久服。(必須主治醫師處方簽名蓋章,才能限量配給)。

置密閉容器內,單獨存放,專人專箱加鎖,按毒藥管理規定,嚴格保貯。

【化學成分】

主含六氧化四砷As1O6,如含三價鐵及硫化物則顯紅色;天然品經分析尚含少量錫、鐵、銻、鈣、鎂、鈦、鋁、矽等元素;加工品的雜質成分取決於原料和加工過程.化學成分研究進展:略

【理化鑑別】

取該品少許置閉口管中緩緩加熱,有白色昇華物(As4O6)(純品137℃昇華)生成.(1) 取少許上述昇華物加水2ml,加氫氧化鈉試液4滴,煮沸使溶,冷後加硝酸銀試液2滴,產生黃色沉澱.

As4O6+12NaOH—→4Na3ASO3+6H2O

3AgNO3+Na3ASO3—→Ag3ASO3↓+3NaNO3

(黃)

(2) 另取上述昇華物少許,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亞砷酸,加硫化氫試液及濃鹽酸後生成絮凝狀黃色沉澱.

As4O6+6H2O—→4H3ASO3

2H3ASO3+3H2S—→As2S3↓+6H2O

(黃)

尚可用X射線衍射法、差熱熱重分析法和紅外光譜法進行鑑定.

【性味、歸經】

辛,大熱.有大毒.歸肺、肝經.

【功效】

外用蝕瘡去腐,內服劫痰平喘.

【應用與配伍】

1.用於癬瘡,瘰癧,牙疳,痔瘡,潰瘍腐肉不脫.該品外用有攻毒殺蟲,蝕瘡去腐作用.治疥癬惡瘡,用砒石少許,研細末,米湯調塗患處;治瘰癧,以該品為末,合濃墨汁為丸,用針刺破患處貼之,至蝕盡為度,治牙疳,用去核大棗,包裹砒石,煅炭研末,外敷患處,治痔瘡,配白礬、硼砂、雄黃等製成外用藥,如枯痔散.

2.用於寒痰哮喘.該品辛大熱,內服能祛寒劫痰平喘.可用於寒痰哮喘久治不愈之證.每與淡豆豉為丸服,如紫金丹.此外,該品還有截瘧作用,現臨床少用該品劇毒,內服宜慎用,須掌握好用法用量,不可持續服用,不能做酒劑服.孕婦忌服.外用也不宜過量,以防區域性吸收中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撤玻或入千藥中貼之.入丸散服,每次0.002~0.004g.

【使用注意】

該品劇毒,內服宜慎用,須掌握好用法用量,不可持續服用,不能做酒劑服.孕婦忌服.外用也不宜過量,以防區域性吸收中毒

砷華為天然的三氧化二砷 As2O3,溶於水、鹼、碳酸鹼、酸、乙醇;常含有S、Fe等雜質,故呈紅色。毒砂為FeAsS,含Fe34.3%,As46%,S19.7%,常含Co、間或含Ni、Sb,極少數礦床中之毒砂含有金。據北京醫學院藥學系1958年分析北京市售品紅信石含多量As+++、S=,少量Fe+++。

1.紅信石:該品呈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白色,有黃色與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樣或絹絲樣光澤或無光澤。質脆,易砸碎。氣無。該品極毒,不宜口嗜。

以塊狀、具晶瑩直紋、色紅潤、無渣滓者為佳。

2.白信石:該品呈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無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樣或絹絲樣光澤或無光澤。質脆,易砸碎。氣無。該品極毒,不宜口嗜。

以塊狀、具晶瑩直紋、色白、無底、無渣滓者為佳。

劇毒之品,用之宜慎。體虛者及孕婦忌用。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