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shí ㄧㄢˊ ㄕㄧˊ
簷石(簷石)
屋簷下的石板。 王西彥 《古屋》第三部八:“窗外的雨,正以一種傾盆的氣勢,猛烈地下著。簷角邊的水溜,在簷石上敲擊出一種清脆的響聲。如像有什麼東西在不斷破裂。”
指一擔糧食。言糧少。《後漢書·吳祐傳》:“﹝ 祐 ﹞及年二十,喪父,居無簷石,而不受贍遺。” 唐 韓愈 《祭裴太常文》:“簷石之儲,常空於私室。”《資治通鑑·晉安帝元興三年》:“ 劉毅 家無簷石之儲,樗蒲一擲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