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ú shí | 注音 | ㄈㄨˊ ㄕˊ |
首字母 | f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漂石、浮礫、漂礫、浮巖 | ||
反義詞 | 沉石、沉礫 | ||
基本解釋 | 1.山名。在東海。 2.山名。在今江西省南康縣西,形如覆鍾,水環其外。 3.岩漿凝成的海綿狀的岩石≤輕,能浮於水面,故名。 4.石磬。 |
浮石是指巷道和採礦工作面的頂板已產生裂隙、尚末脫離巖體或礦體,但有脫落危險的巖塊或礦石塊。一旦發現浮石,需立即用人工方法將其撬下,以免對裝置和作業人員造成傷害。
浮石,指岩漿凝成的海綿狀的岩石。語出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亦可以浮石水蜂窠化,包彤蛇黃合之,可引長三四尺,丸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