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銀 最早出自宋代語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後來在歷代文字中頻繁出現,但仍只是民間對白銀的稱呼。在我國古代以白銀作為貨幣的歷史中,對銀子的官方稱呼是”銀“或”白銀“,計量單位為”兩“。清朝時期官方以”紋銀“作為銀貨幣的標準純度,即為93.5374%,全稱”戶部庫平十足紋銀“。
現代,國家標準《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裡規定的銀製品最高純度標準(參照GB11887-2008)對銀的稱呼和純度都作出了詳細的規定,比如純度為99.9%的為千足銀,純度為99%的為足銀,都是目前作為首飾應用的常用原料。
白銀在世界各地產量豐富,我國福建省有大量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