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ng huā | 注音 | ㄧㄥ ㄏㄨㄚ |
首字母 | yh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櫻樹、櫻花樹、櫻、櫻花樹木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薔薇科。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褐色。葉卵圓形,邊緣有鋸齒。春季開花,白或粉紅色,有清香。果實球形,黑色。原產中國、日本和朝鮮,日本櫻花為著名觀賞品種。木材可供雕刻,葉、核仁可入藥。 |
櫻花(學名:Cerasus sp.):是薔薇科櫻屬幾種植物的統稱,在《中國植物誌》新修訂的名稱中專指“東京櫻花”,亦稱“日本櫻花”。櫻花品種相當繁多,數目有三百種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櫻花約150種,中國有50多種。全世界約40種櫻花類植物野生種祖先中,原產於中國的有33種。其他的則是透過園藝雜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種。
櫻花原產北半球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長,主要在日本國生長。花每枝3到5朵,成傘狀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為白色、粉紅色。花常於3月與葉同放或葉後開花,隨季節變化,櫻花花色幽香豔麗,常用於園林觀賞。櫻花可分單瓣和復瓣兩類,單瓣類能開花結果,復瓣類多半不結果。
據文獻資料考證,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朝拜者將櫻花帶回了東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櫻花象徵熱烈、純潔、高尚。被尊為日本國花。
據上海辰山植物園科普部工程師劉夙研究觀點:櫻花的起源現在在科學上基本是件很清晰的事情,並沒有這麼多的紛爭——野生的櫻在數百萬年前誕生於喜馬拉雅,而現代栽培的觀賞櫻花,則是日本人多年前在日本選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