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ín liǎng | 注音 | ㄧㄣˊ ㄌㄧㄤˇ |
首字母 | y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白銀、 銀錢、 銀幣、 銀質貨幣 | ||
反義詞 | 紙幣、 電子貨幣、 數字貨幣 | ||
基本解釋 | 1.中國舊時以銀錠為主要形式的一種秤量貨幣。開始於漢代﹐盛行於明清兩代。清末有實銀兩和虛銀兩之分。實銀兩指實際流通的白銀﹐如銀錠。其重量和成色各地不同。虛銀兩是一種記帳貨幣﹐有一定的含銀量﹐並無實物。 |
銀兩是以銀錠為主要形式的一種秤量貨幣單位。起於漢代盛行於明清。作為法定貨幣單位,止於1933年的“廢兩改元”。1933年後仍在民間使用。近代銀兩有實虛之分。實銀兩指實際流通的白銀,大體分為4種: 元寶,中錠,小錠,碎銀。秤量銀兩的平砝,因地區和使用單位各異,全國有170餘種,最主要的是庫平兩、廣平兩、關平兩、漕平兩等。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 清政府規定庫平 1兩等於37.30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