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性指實體,即事物之實質為體,而體之不變易稱為性,故體即性。若就理之法門而言,佛與眾生,其體性同一而無差別。俱舍論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體性是善,猶如良藥。’體是本體,性是本性。體與性,同體而異名。
《體性》篇出自《文心雕龍》第二十七篇,是劉勰風格論的主要內容。從作品風格(“體”)和作者性格(“性”)的關係來論述文學作品的風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