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īng shǐ | 注音 | ㄑㄧㄥ ㄕˇ |
首字母 | q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歷史長河、歷史長卷、史冊、史傳、史志、史記、史乘、史書、史籍、史錄 | ||
反義詞 | 黑史、醜聞、醜事、壞事 | ||
基本解釋 | 古代在青竹片上記事,因稱記載史蹟的書為青史”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更有清名播青史。 |
書名。燻奴貝(童祥,1392--1481)撰。成書於明成化十二至十四年(1476--1478)。全書分15品,記述佛教傳播歷史。對公元978年以後佛教在藏族地區的復興、眾多支派的出現、各派的傳承情況及名僧事蹟,記載詳贍,篇帙宏富,對歷史人物的生卒年、生地及有關寺院等均有明確記錄,援據古籍也予標明。有木刻本行世。1949年有英文全譯本。
這裡的“青”指的是竹簡,“史”是指歷史或史書。因為在還沒有發明紙張的古代,一般的書籍大都使用竹簡所製成。竹簡也就是串起來的竹片,古人將其編聯成形狀像「冊」字的書,是古代人用作書寫的工具,亦用來記載歷史,所以後世即以青史作為史書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