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ān qīng | 注音 | ㄉㄢ ㄑㄧㄥ |
首字母 | dq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①中國古代繪畫常用紅、青兩色,故稱畫為丹青”。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也可稱繪畫藝術為丹青”。《晉書·顧愷之傳》尤善丹青,圖寫甚妙。”民間稱畫工為丹青師傅”。②比喻堅貞。因丹青兩色不易變易丹青不渝。 |
丹指丹砂,青指青雘(音“霍”),本是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因為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硃紅色和青色兩種顏色。丹青成為繪畫藝術的代稱。
如《漢書·蘇武傳》:“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晉書·顧愷之傳》:“尤善丹青。”
古人把畫家稱為丹青手,把優秀畫家稱為丹青妙手,民間則稱畫工為丹青師傅。丹青比植物性顏料儲存時間長,不易褪色,因此常用來比喻堅貞:丹青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