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

繆刺論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

  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

  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

  邪客于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眥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

  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

  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渐少之。

  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痏,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

  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

  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

  邪客于五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

  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

繆刺論譯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有一種“繆刺”,但不知道它的意義,究竟什麼叫繆刺?

  岐伯回答說:大凡病邪侵襲人體,必須首先侵入皮毛;如果逗留不去,就進入孫脈,再逗留不去,就進入絡脈如還是逗留不去,就進入經脈,並向內延及五臟,流散到腸胃;這時表裡都受到邪氣侵襲,五臟就要受傷。這是邪氣從皮毛而入,最終影響到五臟的次序。象這樣,就要治療其經穴了。如邪氣從皮毛侵入,進入孫、絡後,就逗留而不去,由於絡脈閉塞不通,邪氣不得入於經脈,於是就流溢於大絡中,從而生成一些異常疾病。邪氣侵入大絡後,在左邊的就流竄到右邊,在右邊的就流竄到左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但隻影響到絡脈而不能進入經脈之中,從而隨大絡流佈到四肢;邪氣流竄無一定地方,也不能進入經脈俞穴,所以病氣在右而症見於左,病氣在左而症見於右,必須右痛茨左,左痛刺右,才能中邪,這種刺法就叫做“繆刺”。

  黃帝道:我想聽聽繆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道理是怎樣的?它和巨刺法怎麼區別?

  岐伯說:邪氣侵襲到經脈,如果左邊經氣較盛則影響到右邊經脈,或右邊經氣較盛則影響到左邊經脈;但也有左右相互轉移的,如左邊疼痛尚未好,而右邊經脈已開始有病,象這樣,就必須用巨刺法了。但是運用巨刺必定要邪氣中於經脈,邪氣留脈決不能運用,因為它不是絡脈的病變。因為絡病的病痛部位與經脈所在部位不同,因此稱為“繆刺”。

  黃帝道:我想知道繆刺怎樣進行,怎樣用於治療病人?

  岐伯說:邪氣侵入足少陰經的絡脈,使人突然發生心痛,腹脹大,胸脅部脹滿但並無積聚,針刺然谷穴出些血,大約過一頓飯的工夫,病情就可以緩解;如尚未好,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新近發生的病,針刺五天就可痊癒。

  邪氣侵入手少陽經的絡脈,使人發生咽喉疼痛痺塞,舌卷,口乾,心中煩悶,手臂外側疼痛,抬手不能至頭,針刺手小指側的次指指甲上方,距離指甲如韭菜葉寬那樣遠處的關衝穴,各刺一針。壯年人馬上就見緩解,老年人稍待一會兒也就好了。左病左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如果是新近發生的病,幾天就可痊癒。

  邪氣侵襲足厥陰經的絡脈,使人突然發生疝氣,劇烈疼痛,針刺足大趾爪甲上與皮肉交接處的大敦穴,左右各刺一針。男子立刻緩解,女子稍待一會兒也就好了。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

  邪氣侵襲足太陽經的絡脈,使人發生頭項肩部疼痛,針刺足小趾爪甲上與皮肉交接處的至陰穴,各刺一針,立刻就緩解。如若不緩解,再刺外踝下的金門穴三針,大約一頓飯的工夫也就好了。左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

  邪氣侵襲手陽明經的絡脈,使人發生胸中氣滿,喘息而脅肋部撐脹,胸中發熱,針刺手大指側的次指指甲上方,距離指甲如韭菜葉寬那樣遠處的商陽穴,各刺一針。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大約一頓飯的工夫也就好了。

  邪氣侵入手厥陰經的絡脈,使人發生臂掌之間疼痛,不能彎曲,針刺手腕後方,先以手指按壓,找到痛處,再針刺。根據月亮的圓缺確定針刺的次數,例如月亮開始生光,初一刺一針,初二刺二針,以後逐日加一針,知道十五日加到十五針,十六日又減為十四針,以後逐日減一針。

  邪氣侵入足部的陽蹻脈,使人發生眼睛疼痛,從內眥開始,針刺外踝下面約半寸後的申脈穴,各刺一針。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大約如人步行十里路的工夫就可以好了。

  人由於墮墜跌傷,淤血停留體內,使人發生腹部脹滿,大小便不通,要先服通便導淤的藥物。這是由於墜跌,上面傷了厥陰經脈,下面傷了少陰經的絡脈。針刺取其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的血脈,刺出其血,再刺足背上動脈處的衝陽穴;如果病不緩解,再刺足大趾三毛處的大敦穴各一針,出血後病立即就緩解。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假如有好悲傷或驚恐不樂的現象,刺法同上。

  邪氣侵入手陽明經的絡脈,使人耳聾,間斷性失去聽覺,針刺手大指側的次指指甲上方,距離指甲如韭菜葉寬那樣遠處的商陽穴各一針,立刻就可以恢復聽覺;再刺中指爪甲上與皮肉交接處的中衝穴,馬上就可聽到聲音。如果是完全失去聽力的,就不可用針刺治療了。假如耳中鳴響,如有風聲,也採取上述方法進行針刺治療。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

  凡是痺證疼痛走竄,無固定地方的,就隨疼痛所在而刺其分肉之間,根據月亮盈虧變化確定針刺的次數。凡有用針刺治療的,都要隨著人體在月週期中氣血的盛衰情況來確定用針的次數,如果用針次數超過其相應的日數,就會損耗人的正氣,如果達不到相應的日數,邪氣又不得瀉除。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病好了,就不要再刺;若還沒有痊癒,按上述方法再刺。月亮新生的初一刺一針,初二刺二針,以後逐日加一針,知道十五日加到十五針,十六日又減為十四針,以後逐日減一針。

  邪氣侵入足陽明經的絡脈,使人發生鼻塞,衄血,上齒寒冷,針刺足中趾側的次趾爪甲上方與皮肉交接處的歷兌穴,各刺一針。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

  邪氣侵入足少陽經的絡脈,使人脅痛而呼吸不暢,咳嗽而汗出,針刺足小趾側的次趾爪甲上方與皮肉交接處的竅陰穴,各刺一針,呼吸不暢馬上就緩解,出汗也就很快停止了;如果有咳嗽的要囑其注意衣服飲食的溫暖,這樣一天就可好了。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疾病很快就可痊癒。如果仍未痊癒,按上述方法再刺。

  邪氣侵入足少陰經的絡脈,使人咽喉疼痛,不能進飲食,往往無故發怒,氣上逆直至門之上,針刺足心的湧泉穴,左右各三針,共六針,可立刻緩解。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如果咽喉腫起而疼痛,不能進飲食,想咯(kǎ卡)吐痰涎又不能咯出來,針刺然骨前面的然骨穴,使之出血,很快就好。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

  邪氣侵入足太陰經的絡脈,使人腰痛連及少腹,牽引至脅下,不能挺胸呼吸,針刺腰尻部的骨縫當中及兩旁肌肉上的下尻穴,這是腰部的俞穴,根據月亮圓缺確定用針次數,出針後馬上就好了。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

  邪氣侵入足太陽經的絡脈,使人背部拘急,牽引脅肋部疼痛,針刺應從項部開始沿著脊骨兩旁向下按壓,在病人感到疼痛處周圍針刺三針,病立刻就好。

  邪氣侵入足少陽經的絡脈,使人環跳部疼痛,腿骨不能舉動,以毫針刺其環跳穴,有寒的可留針久一些,根據月亮盈虧的情況確定針刺的次數,很快就好。

  治療各經疾病用針刺的方法,如果經脈所經過的部位未見病變,就應用繆刺法。耳隆針刺手陽明經商陽穴,如果不好,再刺其經脈走向耳前的聽宮穴。蛀牙病刺手陽明經的商陽穴,如果不好,再刺其走入齒中的經絡,很快就見效。

  邪氣侵入到五臟之間,其病變表現為經脈牽引作痛,時痛時止,根據其病的情況,在其手足爪甲上進行繆刺法,擇有血液鬱滯的絡脈,刺出其血,隔日刺一次,一次不見好,連刺五次就可好了。陽明經脈有病氣交錯感傳而牽引上齒,出現唇齒寒冷疼痛,可視其手背上經脈有鬱血的地方針刺出血,再在足陽明中趾爪甲上刺一針,在手大拇指側的次趾爪甲上的商陽穴各刺一針,很快就好了。左病則刺右邊,右病則刺左邊。

  邪氣侵入到手少陰、手太陰、足少陰、足太陰、和足陽明的絡脈,這五經的絡脈都聚會於耳中,並上繞左耳上面的額角,假如由於邪氣侵襲而至此五絡的真氣全部衰竭,就會使經脈都振動,而形體失去知覺,就象死屍一樣,有人把它叫做“屍厥”。這時應當針刺其足大趾內側爪甲距離爪甲有韭菜葉寬那麼遠處的隱白穴,然後再刺足心的湧泉穴,再刺足中趾爪甲上的歷兌穴,各刺一針;然後再刺手大指內側距離爪甲有韭菜葉寬那麼遠處的少商穴,再刺手少陰經在掌後芮骨端的神門穴,各刺一針,當立刻清醒。如仍不好,就用竹管吹病人兩耳之中,並把病人左邊頭角上的頭髮剃下來,取一方寸左右,燒製為末,用好酒一杯沖服,如因失去知覺而不能飲服,就把藥酒灌下去,很快就可恢復過來。

  大凡刺治的方法,先要根據所病的經脈,切按推尋,評審虛實而進行調治;如果經絡不調,先採用經刺的方法;如果有病痛而經脈沒有病變,再採用繆刺的方法,要看面板不是否有鬱血的絡脈,如有應全部把鬱血刺出。以上就是繆刺的方法。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