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刺要論

刺要論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

  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然寒栗。

  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

  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

  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亻亦)然不去矣。

刺要論譯文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方面的要領。

  岐伯回答說:疾病有在表在裡的區別,刺法有淺刺深刺的不同,病在表應當淺刺,病在裡應當深刺,各應到達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違背這一發度。刺得太深,就會損傷內臟;刺得太淺,不僅達不到病處,而且反使在表的氣血壅滯,給病邪以可乘之機。因此,針刺深淺不當,反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危害,使五臟功能紊亂,繼而發生嚴重的疾病。

  所以說:疾病的部位有在毫毛腠理的,有在面板的,有在肌肉的,有在脈的,有在筋的,有在骨的,有在髓的。因此,該刺毫毛腠理的,不要傷及面板,若面板受傷,就會影響肺臟的正常功能,肺臟功能擾亂後,以致到秋天時,易患溫瘧病,發生惡寒戰慄的症狀。該刺面板的,不要傷及肌肉,若肌肉受傷,就會影響脾臟的正常功能,以致在每一季節的最後十八天中,發生腹脹煩滿,不思飲食的病症。該刺肌肉的,不要傷及血脈,若血脈受傷,就會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夏天時,易患心痛的病症該刺血脈的,不要傷及筋脈,若筋脈受傷,就會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以致到秋天時,易患熱性病,發生筋脈弛緩的症狀。該刺筋的,不要傷及骨,若骨受傷,就會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冬天時,易患腹脹、腰痛的病症。該刺骨有,不要傷及骨髓,若骨髓被損傷而髓便日漸消減,不能充養骨骼,就會導致身體枯瘦,足脛發酸,肢體懈怠,無力舉動的病症。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