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飭令

飭令原文

  饬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售法。任功,则民少言;任善,则民多言。行法曲断,以五里断者王,以九里断者强,宿治者削。

  以刑治,以赏战、厚禄,以用术。行都之过,则都无奸市。物多者众,农弛奸胜,则国必削。民有余食,使以粟出爵,必以其力,则震不怠。三寸之管毋当,不可满也。授官爵出利禄不以功,是无当也。国以功授官与爵,此谓以成智谋,以威勇战,其国无敌。国以功授官与爵,则治见者省,言有塞,此谓以治去治,以言去言,以功与爵者也。故国多力,而天下莫之能侵也。兵出必取,取必能有之;案兵不攻必当。朝廷之事,小者不毁,效功取官爵,廷虽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是谓以数治。以力攻者,出一取十;以言攻者,出十丧百。国好力,此谓以难攻;国好言,此谓以易攻。其能胜其害,轻其任,而道坏余力于心,莫负乘宫之责于君。内无伏怨,使明者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言此谓易攻。

  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多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其兵半用;利出十空者,民不守。重刑明民,大制使人,则上利。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罪重而刑轻。刑轻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飭令譯文

  整飭法令,法令就不會隨意改變;法令公正,官吏就無從成奸。法令既經確定,就不要因為善良言論來損害法令。按功勞來任用,民眾就會祟尚空談。執行法令,實行鄉里斷案制度。以五個鄉里為斷案單位的國家,能夠稱王天下;以九個鄉里為斷案單位的國家,能夠強盛起來;而案子得不到及時處理的國家就會削弱。

  要用刑罰來治理國家,用賞賜來鼓勵作戰,實行厚祿制度,注意政治策略。巡查都邑中的違法行為,都邑中就沒有違法買賣。奢侈物品多,工商業者多,農事放鬆,奸邪勢盛,國家就必定削弱。民眾有了餘糧,就讓他們用糧食捐取官爵;官爵的取得一定得憑自己的力量,農事就不會懈怠了。三寸長的竹管如果沒有底子,是裝不滿的;授給官爵和俸祿如果不根據功勞,也就像沒有底子的竹管一樣。國家根據功勞授予官和爵,這叫做用成績來集中智謀,用威勢來鼓勵勇敢作戰,而這樣的國家是無敵的。國家根據功勞授予官和爵,治國就能省事,空話就被杜絕,這叫做以簡明法治排除繁瑣人治,以法律條文排除無用言論,因為是按功勞授予官爵的。正因如此,國家就實力雄厚,天下就沒有哪個能侵犯了。出兵一定有所攻取。攻取以後一定能夠長期佔有;按兵不動的話。國家也必定富強。朝廷政事,小的方面也不準誹謗,只有立功才能取得官爵。朝廷上即使有人說壞話,也不能干擾這種做法。這叫做用規章制度治國。憑實力進攻敵人,出分力可取得十分的成果;憑空話進攻敵人。出十分力會受到百分的損失。國家崇尚實力,這叫做從難處著眼準備進攻;國家崇尚空談,這叫做從易處著眼準備進攻。

  刑罰重,賞賜輕,這是君主愛護臣民,臣民就拼死立功求賞;賞賜重,刑罰輕,這是君主不愛護臣民,臣民就不會拼死大功求賞。賞賜的唯一來源在於召主,這個國家就無敵於天下;賞賜的來源一分為二,軍隊就只有半數聽用;賞賜出於十個地方,民眾就保不住了。用重刑促使民眾明白取捨,用大法驅使人們為國盡力,對君主就有利。執行刑罰時,對輕罪要重罰,這樣人們輕罪就不敢犯,重罪吏不敢碰。這叫做“以刑除刑”。要是對重罪用輕刑的話,刑罰輕了,犯法的事就容易發生。這叫做“以刑招刑”,而這樣的國家必致削弱。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