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ě jī | 注音 | ㄧㄝˇ ㄐㄧ |
首字母 | y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雜雞、 野鴨、 烏雞 | ||
反義詞 | 家禽、 家雞 | ||
基本解釋 | 1.亦作"野雞"。 2.雉的別名。《史記.封禪書》"野雞夜雊。"裴髎集解引如淳曰"氐雉也。"宋陸游《雜題》詩之四"黍醅新壓野雞肥,茆店酣歌送落暉。"《醒世姻緣傳》第七一回"野雞戴著皮帽,還充得甚鷹?"一說即為郊野所畜養的雞。 3.指漢代呂后。 4.泛指姬妾。 5.星名。 6.指不合規章而經營的。 7.舊社會謂沿街拉客的遊娼。 |
野雞又名雉雞、七彩錦雞、山雞等,集肉用、觀賞和藥用於一身的名貴野味珍禽:食用價值:野雞肉質細嫩鮮美,野味濃,其蛋白質含量高達40%,是普通雞肉、豬肉的2.5倍,脂肪含量僅為0.9%,是豬肉的1/45、牛肉的1/10、雞肉的1/15,基本不含膽固醇,是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野味食品。野雞的羽毛別具特色,還可以製成羽毛扇、羽毛畫、玩具等工藝品。
◎野雞yějī,(1)[wing-necked pheasant]∶雉雞。(2)[streetwalker]∶暗妓私娼,尤指沿街拉客的。(3)[illegal-runned]∶指非法經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