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ǎi nián zhàn zhēng | 注音 | ㄅㄞˇ ㄋㄧㄢˊ ㄓㄢˋ ㄓㄥ |
首字母 | bnz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百年之戰 | ||
反義詞 | 和平 | ||
基本解釋 | 1337-1453年英國和法國封建君主為爭奪法國西南部領地而進行的長達百餘年的戰爭。戰爭前期法國多次遭受重大失敗,國家處於危亡關頭。1429年,法國女英雄貞德率軍解救了奧爾良,戰爭出現轉機。戰爭最後以英國失敗告終,法國從英國手中收復了除加萊港外的所有國土。 |
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勃艮第,於1337年 - 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
百年戰爭中,發展出不少新戰術和武器。戰爭勝利使法國完成民族統一,為日後在歐洲大陸擴張打下基礎;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