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的意思
鴉片戰爭怎麼讀
“鴉片戰爭”詞語拼音為:yā piàn zhàn zhēng,注音:ㄧㄚ ㄆㄧㄢˋ ㄓㄢˋ ㄓㄥ,首字母:ypzz,“鴉片戰爭”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鴉片鬥爭、鴉片鬥爭戰爭,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840-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18世紀末,英國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毒害中國人民,引起清政府財政困難。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次年6月,英國發動侵華戰爭,戰場主要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以林則徐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以三元里人民為代表的沿海沿江人民,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對內排斥抵抗派,破壞和鎮壓人民的抗英鬥爭;對外妥協求和,使戰爭遭到失敗。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拼音 |
yā piàn zhàn zhēng |
注音 |
ㄧㄚ ㄆㄧㄢˋ ㄓㄢˋ ㄓㄥ |
首字母 |
ypz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鴉片鬥爭、鴉片鬥爭戰爭 |
反義詞 |
無 |
基本解釋 |
1840-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18世紀末,英國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毒害中國人民,引起清政府財政困難。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次年6月,英國發動侵華戰爭,戰場主要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以林則徐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以三元里人民為代表的沿海沿江人民,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對內排斥抵抗派,破壞和鎮壓人民的抗英鬥爭;對外妥協求和,使戰爭遭到失敗。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