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ín piàn | 注音 | ㄌㄧㄣˊ ㄆㄧㄢˋ |
首字母 | lp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魚鱗、魚片、鱗甲、鱗狀、鱗莖 | ||
反義詞 | 光滑、平滑 | ||
基本解釋 | 1.魚類和爬行動物體表的透明角質小片,排列如覆瓦狀。 2.覆蓋在昆蟲翅膀或軀體上的亮質小片,帶有顏色,或能折光,因而使昆蟲具有鮮豔的光彩。 3.覆蓋在芽的外面像魚鱗的薄片,主要作用是保護嫩芽。春季植物發芽時,鱗片即脫落。 |
鱗片(Scale armour、Scale):是一些動物面板表面衍生的硬薄片狀結構,有保護作用。鱗見於魚類、爬行動物,一些哺乳動物的部分或全部體表,以及鳥類的足部。鱗翅目昆蟲的翅膀表面也覆蓋有細微的鱗片結構,肉眼下類似粉狀,也稱鱗粉。
鱗片具有一種結構色,來源於鱗片上堆積成的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結構。當一個表面有很多比光波長還小的微小結構時,一般大小在幾百奈米,並且具有規則的排列時,可以導致某些顏色的光選擇性透過,而某些顏色的光則被強烈反射,這就叫光子晶體。光子晶體透過改變微結構的大小和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顯示出不同的色彩,而且由於光線角度的變化,顏色也隨之不同。比如根據不同的角度,一隻鑽石象鼻蟲的微小的鱗片可以從正方形晶體部分反射藍綠色的光,從六邊形部分反射橙黃色的光。自然界中昆蟲甲殼,蝴蝶翅膀,鳥類羽毛等明亮的色彩光澤都是因為形成類似光子晶體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