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起源及歷史

何姓圖騰_何氏圖騰

何姓圖騰(何氏圖騰)

一、何姓的來源。

1、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於韓,滅國。其後裔韓武子(另一種說法是韓武子是晉同族曲沃桓叔後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後)仕晉,封於韓原,以地為氏。後來與趙、魏三家分晉,成為諸侯。秦始皇滅六國,韓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間,因改姓何。

2、他氏改姓。東漢靈帝大將軍何進異父弟朱苗為車騎將軍,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於古代語音流傳後來書寫作何。郝姓原為北方姓氏,亦為南方郝、楊、劉三大姓之一(見《舊唐書·南蠻傳》)。郝古音按《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從音壑。(見《康熙字典》)古代語言相傳較多,書寫較少,南方語音音調更有曲折變化,因此郝、何同音,經過歷代流傳,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漸漸被改為何姓。

3、賜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鮮卑姓賀拔氏改為漢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歸順明朝,世襲河州衛指揮同知,賜姓何氏。

4、以國名為氏。唐朝時中亞地區有九個突厥族小國,史稱“昭武九姓”。 後來內遷中原,各以國名為氏。

二、何姓的遷徙分佈

西漢時有蜀郡何氏,東漢時有扶風何氏,南陽何氏,魏晉時有陳郡何氏,說明四川、安徽、陝西、河南均有何姓分佈。西晉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閩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兩次入閩:一是唐高宗時,光州固始人何嗣韓隨陳元光入閩,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時,又有固始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此後,何氏又有多次遷徙。南宋淳佑年間,何逖基由螺陽遷居溫陵、潯江,後隱居清源洞。宋代,何氏還有一支自廬江遷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經江西尋鄔、定南、龍南入廣東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廣東東蕉嶺、大埔、梅縣,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臺灣擔任荷蘭人的通事,是為何姓最早入臺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臺灣,有的又進而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三、郡望

陳郡:秦時置郡,西漢改為淮陽國,東漢改為陳國,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 這一支發跡於魏晉時期。

廬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相當今安徽省廬江一帶長江以北地區。這一支發跡於南朝時期。

東海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郯(今山東郯城北)。這一支作為南遷僑民發跡於南朝,晚於廬江何氏約兩百年。

當代何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何姓的人口已達到1300多萬,為全國第十八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0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何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大約佔何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佈於河南、貴州、廣西、安徽、湖北這六省又集中了26%。四川為當代何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何姓總人口的18%。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分水嶺,長江以北少何姓、長江以南多何姓的局面。尤以四川東北和廣東東南是何姓兩大高聚集區。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何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有一定的回遷,向西和南部地區的回迂十分強勁。這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

    何姓在人群中分佈在粵桂湘、雲貴川渝、湖北西南、江西西部和南部、陝甘南端、青海東部、新疆喀什地區,何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2%以上,有的達到3%以上,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4.7%,居住了大約56%的何姓人群。在滬浙閩臺、湖北大部、江西北部、江蘇南端、安徽南部、河南東南角、陝西中南部、甘肅大部、寧夏、新疆北部,何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8%—1.2%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5.6%,居住了大約22.4%的何姓人群。

家訓格言  

何氏家訓當以明朝何倫《何氏家規》為系統,從孩兒出生須哺母乳而不用代乳的規定開始,要求子孫待客接物“凡家清約,自奉宜薄,然待師友,則不當薄也”。認為“學問之功,與賢於己者處,常自以為不足,則日益;與不如己者處,常自以為有餘,則日損”。所以在擇友上要謹慎。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何姓歷代名人342名,佔總名人數的0.7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一位;何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68%,排在第三十二位;何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2.95%,排在第五位;何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1.07%,排在第十九位。

    在我國眾姓長河中,伺姓是一個光彩奪目的大姓,源遠流長,人才濟濟,值得族孫自驕自傲,尤其在傳統中醫學領域中頗有影響。最重要的人物有:西漢大臣何武;東漢經學家何休,大將軍何進,尚書何敝;三國時大孝子何琦,玄學家何晏;魏晉時大臣何曾;南朝宋無神論思想家、天文學家何承天,吏部侍郎何楠(是傳世800多年名揚世界的青浦何氏醫學世家的開山祖);唐朝時福建何姓開山祖何嗣韓,廣東何姓的開山祖何旦;北宋宰相何執中;元朝名相何榮祖;明朝大篆刻家何震,文學家何景明,大臣何騰蛟;清朝書法家何紹基,江南名醫何鴻舫、何廉臣,青浦名醫何書田、何其偉;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何應欽,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何叔衡;當代民主革,家兼畫家何香凝,詩人兼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歷史學家何干之,銀行冢何賢,全國政協副主席何長工,地質學家何作霖、何傑。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