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氏起源及歷史

卜姓圖騰_卜氏圖騰

卜姓圖騰(卜氏圖騰)

    卜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七十位姓氏,在廣西地區比較集中。當今卜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058%,總人口大約72萬多。

卜的名義和圖騰
卜,為殷周時一種用火灼龜甲使出裂紋,據這樣形成的徵兆紋路,占卜吉凶的行為。甲骨文中的卜字的豎畫表示兆幹,橫畫表示兆枝。殷商時期,商民族幾乎事無鉅細,都要透過占卜、來決定兇吉,都要反覆在龜甲或牛肩胛骨上燒灼,觀看由此產生的卜兆是兇還是吉。最後,由卜官把卜兆的緣由、預示的結果刻寫在甲骨上,昭示給眾人。卜人自然是專業此職人群的後代,對卜器,即龜甲上的卜兆有著無限的崇拜,產生了氏族的原始圖騰,形成了卜氏族,最終出現卜姓。

卜姓的來源和演變
卜姓出自職業。《風俗通》說:卜,氏於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卜,占卜之官。商、周時官名有卜人氏,子孫以官為氏。商、周,以及春秋時晉國、秦國、魯國、楚國,皆有卜官,其後人以官為氏。其中以周文王之子滕叔繡之後的卜氏最為著名,系自姬姓。

外族基因的流入
卜姓的血系一直比較複雜,血液的組成有姒姓、子姓、姬姓、贏姓、羋姓等。自進入魏晉時期,外族的血液融入也一直沒有斷過,北魏時孝文帝改匈奴姓須卜氏為卜氏。宋朝時南蠻族也有卜姓。清朝初期,清滿洲八旗姓布林察氏、布尼氏、布林尼氏、卜佳氏等,集體改為卜氏。隨後蒙古人姓博斯沁氏、布忽圖惕氏,赫哲人卜拉氏,錫伯人卜佔那氏、卜庫索里氏,達翰爾族頓強氏等,也都採用了漢族卜姓。

歷史上卜姓的分佈和圖騰
先秦時期,卜姓活動於河南、山西、湖北一帶。
宋朝時期,卜姓大約有不到8千人,為宋朝小姓,主要分佈於江西、浙江、河南等地。
明朝時期,卜姓大約有5萬2千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6%,排在第一百九十位以後。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陝西,這三省約佔全國卜姓總人口的78%。其次分佈在山東、安徽、湖南等。浙江為卜姓第一大省,占卜姓總人口的36%。

當代卜姓的分佈和圖騰
當代卜姓的人口約有72萬多,為全國第一百七十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58%。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卜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卜姓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廣西,為卜姓第一大省區,占卜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佈於江蘇、內蒙古、廣東、湖南、河南、河北、山東,這七省區的卜姓又集中了33%。全國形成了以廣西為中心的卜姓分佈區。
卜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在桂瓊、廣東大部、湖南南部、湘鄂交界處、貴州大部、雲南東部、江蘇中部、遼寧大部、黑吉、內蒙古東部,卜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1%以上,中心地區可達3.1%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0.2%,居住了大約72.5%的卜姓人群。在廣東東部、閩浙大部、贛皖滬、魯蘇大部、豫陝大部、渝鄂湘大部、貴州北部、四川南部、雲南中部、甘肅西南、山西西段和東邊、河北南部、遼寧西部和南端、內蒙古中部,卜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05%—0.1%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4.3%,居住了大約22%的卜姓人群。

卜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卜姓的郡望有西河、武陵、河南。卜姓以西河為堂號。“西河”堂號出自春秋時卜商。卜商,字子夏,為孔子弟子,與子游列文學科,孔子死後,因在西河(黃河西岸)講學,後代遂以西河為堂號。

楹聯 卜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三副:
說詩彰教;輸財助邊。
說詩彰教;讀易知微。
河南輸財達半數;天璋治行第一聞。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卜姓歷代名人13名,佔總名人數的0.03%,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三百三十二位;卜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3%,排在並列第二百五十四位;卜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03%,排在並列第二百六十位;卜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08%,排在並列第一百六十二位。
歷史上卜姓的重要人物有:春秋孔子弟子卜商;西漢御史大夫、關內侯卜式;南朝宋廣威將軍卜天與;元朝饒州路總管卜天璋;明朝嘉靖進士、福建巡海副使卜大同;當代電影導演卜萬蒼。

卜姓血型
卜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8.1%,A型佔26.8%,B型佔27.6%,AB型佔7.5%。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