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起源及歷史

顧姓圖騰_顧氏圖騰

顧姓圖騰(顧氏圖騰)

    顧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八十九位姓氏,尤盛於江浙地區。當今顧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19%,總人口大約有230多萬。

顧的名義和圖騰:
    僱、顧古代通用,顧在甲骨文中為僱。僱,亦稱九僱,農桑候鳥,是鳩的一種,今稱鵪鶉。僱,習慣四周環顧的一種鳥;頁,是頭。顧,是由僱和頁組成的會意字。因此,顧的本義是環視,引申有回首、反省、左顧右盼、照顧、探視、顧惜等含義。
    僱氏族,是古代一支擅長養僱,以驅雀來保護桑蠶的部落。僱是氏族的原始圖騰,僱人崇拜僱的機智靈活和敬業精神,以僱的頭作為氏族的族徽和名稱。僱人也稱顧人,他們居住的地方稱為僱或者顧,建立城堡後稱為僱邑或者顧邑,最終發展為國和姓。

顧姓的起源和演變:
顧姓的起源主要有兩大支:己姓和姒姓。
    第一支出於己姓。源頭可以追溯到黃帝之裔高陽氏顓頊帝。據說顓項之子稱的氏族居今河南東南的汝河地區。稱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吳回在高辛氏時代先後任祝融氏。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種的首領之稱謂,代表著在氏族中的極高地位和權力。祝融氏黎有罪被誅,吳回繼任祝融氏。吳回之子陸終,陸終有六子,後分別發展為六個大部落。陸終的長子樊,居於昆吾(今山西運城東北的安邑鎮),後發展為強大的昆吾部落,史稱昆吾氏。
    昆吾氏後裔有僱氏族,是一支擅長養鵪鶉以驅雀來保護桑蠶的部落,並把鵪鶉作為氏族鞫騰,後來僱發展為國號。僱、顧古代通用。顧國是夏商時的侯國,一度是商國的東方強融,古址在今河南範縣東。夏末,成湯滅夏前先滅了顧國,國人四散,俱以國為氏。商朝末,顧人的一支隨泰伯、虞仲南下進入江蘇無錫東的顧山,顧山可能因顧人的遷居而得名。從此,顧國的後裔世代活躍在蘇南地區,後來形成了三國至唐朝江東朱、張、顧、陸四大姓之一,也是今天顧姓的聚集中心。已姓顧氏的歷史至少有3700年。
     第二支源於姒姓。大禹之後,越王勾踐的裔孫閩君搖,因佐諸侯滅秦有功,於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被封為東海王,都東甌,在今浙江永嘉西南。後來,閩王搖封其子為顧餘侯,顧餘侯定居會稽,其支庶子孫遂以封號的第一字為姓。這支姒姓顧也有2100年的歷史。

外族基因的流入:
    第三支來自外族的改姓。顧姓一直比較單純,加入顧姓的群體中的外族主要發生在元朝以後,元朝時貴州貴陽定番州顧姓土司歸順,清朝滿洲八旗姓伊爾根覺羅氏中有一支改姓顧,這些少數民族與漢人長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為當地的顧姓漢族。

歷史上顧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期,顧姓活動主要地區在江浙。唐宋時期,顧姓的分佈地區已經有安徽、湖北、河南、福建等。明朝時期,顧姓的播遷範圍已擴大到全國。三千多年以來,顧姓一直以江浙為繁衍和活動的中心,成為江浙地區的重要姓氏之一。
    宋朝時期,顧姓大約近7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四十五位。顧姓第一大省是江蘇,約佔全國顧姓總人口的47%。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蘇、浙江,這二省的顧姓大約佔顧姓總人口76%,其次分佈於湖北、福建、河南三省。全國已形成了以江浙為中心的顧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顧姓大約有45萬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9%,為明朝第四十七位大姓。江蘇仍為顧姓的第一大省,約佔顧姓總人口的61%。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蘇、浙江,這二省顧姓大約佔顧姓總人口的83%。江浙的顧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長足的發展,顧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主要由東南地區遷移。

當代顧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顧姓的人口有230多萬,排在全國第八十九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9%。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顧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
江蘇、浙江、上海三省市,大約佔顧姓總人口的70%。其次在河南、河北、山東、黑龍江這三省的顧姓又佔了10%。江蘇居住了顧姓總人口的47%,為顧姓第一大省。顧姓江浙聚集區實際上存在了3000年之久。
    顧姓在人群中分佈在江浙皖、山東大部、江西東北、福建北端、遼寧南端、吉林東北、黑龍江大部、寧夏、甘肅中部、新疆西北、雲南西南,顧姓一般佔當地人口比例在0.18%以上,其中中心地區達1.5%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1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70%的顧姓人群。在贛閩中北部、豫鄂東部、山東西部、河北東部、天津、遼寧大部、吉林中部、黑龍江西部、廣西東南和西段、雲南大部、川黔西部、青海東部、甘肅西南和西段,顧姓一般佔當地人口比例在0.12%—0.18%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0.3%,該地區居住了大約14%的顧姓人群。

顧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顧姓的郡望主要有會稽和武陵。顧姓有會稽、三絕等堂號。“三絕一典出晉朝的顧愷之。顧愷之為無錫人,博學有才氣,曾為大司馬桓溫和荊益寧三州都督殷仲堪的參軍,擅長繪畫,有時畫人,數年內不點睛。人間何故?答:“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當時人稱他有三絕:才絕、畫絕、痴絕。

楹聯 顧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五副:
       傳經耆碩;工畫橫波。
       姿推三絕;扇藉一揮。
       虞部修文;東林講學。
       禮崇文偉;聲蔚豫章。

       名兼三絕;學聞五經。

家訓格言     清朝顧之英的《居家格言》是顧氏家訓中的精品:“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有好子孫方是福,無多田地不為貧。好與不好,只爭教與不教。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顧姓歷代名人275名,佔總名人數的0.61%,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三十四位,顧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94%,排在並列第二十位;顧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9%,排在並列第二十三位;顧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1.21%,排在並列第十七位。
    史河泱泱,顧姓流長,3000多年來,一直繁衍於我國人傑地靈的江浙地區,為江東四大名姓之一,其名人一直不絕於史書。主要的歷史人物有:西漢大孝子顧翱;三國東吳丞相顧雍;西晉江南士族領袖顧榮;東晉畫家顧愷之;南朝梁陳之際訓詁學家顧野王;害朝詩人顧況,武則天時宰相顧琮;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元朝畫家顧安,
文學家顧瑛;明朝大臣顧鼎臣;明、清之際思想家、學者顧炎武,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明朝詞人顧貞觀,學者顧棟高,校勘學家顧廣圻;民國將領顧祝同,外交家顧維鈞;當代歷史學家顧頡剛,氣象學兼大氣物理學家顧震潮,地球物理學家顧功敘,化學家顧顧翼東,圖書館學家顧延龍,劇作家顧仲彝。

顧姓血型:顧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3.8%,A型佔29.4%,B型佔28%,AB型佔8.8%。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