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起源及歷史

呂姓圖騰_呂氏圖騰

呂姓圖騰(呂氏圖騰)

一、來源有三

1、出自姜姓,以國為氏,其始祖為呂侯即呂尚,又稱姜子牙。相傳上古部族首領神農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為姓,稱姜姓。後來姜姓羌人發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嶽",呂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該部落的首領在夏時被封為呂侯,建姜姓諸侯國呂國(在今河南南陽)。春秋時,呂國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以國為氏,稱呂氏,史稱呂姓正宗。古時,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呂國,史稱東呂,實為南陽呂國分出的一支。春秋時,東呂為宋所滅,其後裔也以國為氏,稱呂氏。

2、出自魏氏。春秋時晉國有呂氏,系從魏氏分化而來。

3、出自少數民族改姓。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漢化,原鮮卑族之代北複姓叱呂氏、叱丘氏改為漢字單姓呂氏。五代後周時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呂陵氏為漢字單姓呂氏。

二、呂姓的遷徙分佈

呂姓播遷頻繁,分佈比較廣泛。南陽呂國滅亡後,部分遺民被遷至今湖北蘄春。新蔡呂國亡國後,遺民主要分佈於今河南南部及安徽北部。齊國呂氏在康公失國前已散居韓、魏、齊、魯之間,其後子孫有在陝西、甘肅發展繁衍的。兩漢時期,呂氏還分佈於今河北、山西、內蒙古的一些地方。東漢末年,西陽人呂範,避亂移居壽春(今安徽壽縣),三國時,蜀漢不韋人呂凱、魏任城人呂虔均有後裔徙居河東(今山西永濟縣西南)。南北朝時,今浙江、江蘇的不少地方均有呂姓居民。北宋初,呂氏有一支徙居福建,分佈於泉、漳二州,後有部分移居廣東等地。自清代順治康熙年間開始,閩、粵呂氏有多支移居浙江平陽和臺灣,進而又有一些人遠徙海外,分佈於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汶萊、越南、美國、加拿大等國家。

三、呂姓的郡望堂號

【堂號】

1、"渭濱堂":商朝末年,呂尚(姜子牙)在渭水濱釣魚隱居。周文王訪賢聘他為宰相。他幫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基業的基礎。

2、 "東萊堂":南宋呂祖謙,官著作郎兼國史館編修,著《東萊博議》,對春秋三傳有獨到的見解。

【郡望】

1、河東郡:秦時置郡。此支呂氏,為春秋晉國大夫呂錡之後。

2、淮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此支呂氏以壽縣呂氏著稱,其開基始祖為呂謙。

3、東平郡:漢時置郡。此支呂氏以壽張(今谷陽)呂氏著稱,大概為呂尚19世孫康公呂貸之後。(有一支在東平縣呂家廟)

4、金華縣:東漢設長山縣,隋改金華縣。此支呂氏為淮南壽縣呂氏分支。

5、晉江縣:唐時置郡。

四、姓呂的歷史名人

呂留良:明末清初人,號晚村。與黃宗羲、高斗魁等結識。雍正十年因曾靜案,被剖棺戮屍,著述焚燬。學宗程朱,特別表揚朱熹的種族思想。

呂 布:東漢末年名將,善弓馬,力大無窮,時稱"飛將",封溫侯,割據徐州,為一代梟雄。

呂洞賓:號純陽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隱居終南山等地修道。被道教全真教尊為北五祖之一。

呂 光:十六國時後涼(建都今甘肅武威)的建立者,在位13年。

呂不韋:戰國時秦丞相,被封為文信侯,稱為"仲父"。門下曾有賓客三千,並讓他們編著有《呂氏春秋》。

呂 雉:漢高祖皇后,人稱呂后。曾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劉邦死後代理朝政。呂 蒙:三國時東吳名將,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以致魯肅見他時,曾稱讚其"學識淵博,非復吳下阿蒙"。 

家訓格言

    呂姓家訓以明朝學者呂坤的家訓最為實,也最易為人們接受。呂坤,河南寧陵人,萬曆年進士,累官至山西巡撫、刑部左右侍郎。呂坤的思想兼收幷蓄,自稱“不儒不道不禪,亦儒亦道亦禪。”堅持“天地萬物只是一氣聚散”的一元論觀點,反對理學家的“理在氣先”說法,也反對佛教的“輪迴”說。提倡對“國家之存亡,百姓之生死,人心之邪正”充分關注之思想。在教育思想上,他反對“生而知之”,認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獲得新知。主張讀書只要明大意,不必尋章摘句拘泥於詁家之言。提倡“善於用心”、“有過認過”、“長善救失”等修養品德。他非常看重子女的人品教育,認為如果沒有良好品德,“縱中三元、官一品,那值得一文錢?”強調“要存陰德之心,幹公道之事,做老成之人,說實在之話”,凡事必須“把天理放在頭頂上”。

家譜 

目前在上海圖書館中收藏呂姓族譜198部。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呂姓歷代名人250名,佔總名人數的0.5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七位;呂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74%,排在第二十八位;呂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45%,排在第四十九位;呂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43%,排在第五十五位。

      歷史上呂姓的重要人物有:秦朝相國呂不韋;西漢高祖皇后呂雉;東漢名將呂布;三國東吳名將呂蒙;西晉文字學家呂忱,音韻學家呂靜;東晉十六國後涼國君主呂光;唐朝哲學家呂才,宰相呂謹,名道士呂洞賓;北宋尚書左僕射呂大防,宰相呂蒙正、呂端、呂夷簡、呂公著,學者兼金石學家呂大臨;南宋詩人呂本中,哲學家兼文學家呂祖謙;明朝畫家呂紀,學者呂坤、呂楠,戲曲理論家呂天成;明清之際思想家呂留良;民國民主革命者呂大森,建築師呂彥直;當代語言學家呂叔湘,歷史學家呂思勉、呂振羽,氣象學家呂炯,書畫家呂鳳子,民族音樂家呂文成.佛教學者呂澂。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