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氏起源及歷史

項姓圖騰_項氏圖騰

項姓圖騰(項氏圖騰)

項的名義和圖騰
    項,指人體的一部,是脖子的後部。項,古地名,在今河南周口地區的項城市東南的沈邱槐店。古項人或與其居住地的地形有關,因像人的項頸而命名,自然形成地名和氏族名,最終發展為國,出現項姓。
項姓的起源與演變
    項姓源出有二:姬姓和羋姓。 
    第一支系自姬姓。項,周時侯國,故地在今河南項城東南的沈邱槐店鎮,春秋時,公元前643年魯僖公滅項,取其地。一說,春秋時項國為齊桓公所滅。子孫以國為氏。這支姬姓項氏的歷史大約有2600多年。
    第二支源出羋姓。戰國後期,楚考烈王滅魯,古項地歸楚,封其將於項,子孫以邑為氏。項人後來東遷下相,故地在今江蘇宿遷西,形成望族,西楚霸王項羽出於這支。這支羋姓項氏的歷史大約有2200多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項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與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流動,但是外族流入項姓的不多,僅有唐朝羌人一支,及清朝蒙古人姓唐古特氏一支改姓項氏。
歷史上項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期,項姓主要活動在今河南地區,兩漢時期,已經分佈到今山東、江蘇、浙江、陝西地區。
    宋朝時期,項姓大約有5萬7幹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7%,大姓姓氏中排在第一百六十位以後。江西為項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項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佈於湖北、浙江、江蘇、河南等地。
    明朝時期,項姓大約有12萬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18%,大姓姓氏中排在第一百二十六位。浙江為項姓第一大省,約佔項姓總人口一半以上,其次分佈於江蘇、江西、安徽、四川、福建、河南等地。全國形成以浙江為中心的項姓聚集區。
當代項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項姓的人口大約有53萬,為全國第一百九十二位大姓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42%。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項姓人口增加率呈八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湖北、浙江、江西、安徽,這四省大約佔項姓總人口的6 5%,其次分佈於江蘇、貴州、河南等。湖北居住了項姓總人口的24%,為項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西起湖北、東抵浙江的一塊項姓聚集區。
    項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浙滬、蘇皖大部、河南東南、湖北東部、贛閩大部、廣西北端、湖南西部、貴州大部、重慶東南、黑龍江、吉林大部、遼寧東部,項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最高,一般在0.08%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4%以上,以上地區約佔廠全國總面積的19.4%,居住了大約65%的項姓人群。在粵桂臺大部、贛閩南端、貴州西部、湘渝大部、湖北西部、川雲東段、陝西東南、青海東部、甘肅西南、河南中部、山東東部、河北東部、遼寧大部、吉林南端、內蒙古東部、項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0.08%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8%,居住了大約25%的項姓人群。
項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項姓的郡望有遼西。項氏的主要堂號有“聖師”,“聖師”堂號出自春秋時項橐。項橐是春秋時魯國人,為史書上有記載的項姓第一名人,據說項橐七歲時孔子稱為師。
    家譜:目前上海圖書館收藏項姓族譜17部,全國其他單位和美、日等國的圖書管還收藏項姓族譜102部。
宗族先賢和名人頻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項姓歷代名人66名,佔總人數的0.15%,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一百二十四位;項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13%,排在並列第一百二十一位;項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長0.08%,排在並列第一百六十一位;項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17%,排在並列第一百零一位。
    項姓歷代:重要人物有:戰國末楚將項燕;秦末武信君項梁,西楚霸王項羽;西漢射陽侯項伯;唐朝詩人項斯;明朝正統進士;刑部尚書項忠;明清之際山水畫家項聖謨;清朝詞人頂鴻祚,數學家項名達;抗戰時期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兼新四軍副軍長項英。

項姓血型

項姓人群總的血型分佈是:O型佔34.5%,A型佔29.5%,B型佔27.5%,AB型佔8.5%。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