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氏起源及歷史

祝姓圖騰_祝氏圖騰

祝姓圖騰(祝氏圖騰)

    祝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三十五位姓氏,尤其在贛皖浙、四川地區特別昌盛。當今祝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089%,總人口大約有111萬餘。

祝的名義和圖騰
《說文》解釋祝字:祭祀時司告鬼神的人。在甲骨文、金文中,祝字十分形象地像一個人跪在神主之前,特顯其口,表示念念有辭。據此,祝者原為向神案前酹酒,跪拜祭祀之狀。這個職務形成了商周時代的官名,如商代的祝宮,專司貞卜,地位崇高。周代有太祝、小祝、喪祝、甸祝、詛祝、夏祝、商祝、逸祝等祝官。可見在周朝祝官分工之細,禱告之繁,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日常大事都離不開祝官的禱祝,以求於神的保佑,平安如意。所以古祝人是以禱祝的職業為其崇拜的圖騰,並命名氏族名和族徽,進而建立國家,最終成為姓。

祝姓的起源與演變
漢族祝姓主要有三個來源:任姓、祝融和官名。
第一支出自任姓。周武王克商,封黃帝之後於祝,故地在今山東肥城南鑄鄉,後為齊所並,子孫以國為氏。
第二支源自祝融。高陽氏顓頊之孫,名重黎,為高辛氏帝嚳之火正,掌管用火的官,也稱祝融氏,其後有祝氏,以名為氏。
第三支出自司祝之官。司祝是商周時期的祭祀官,如祝史,也稱太祝,春秋時周春秋時周、虢、衛、鄭、齊、宋均有此官,祝史官之後有祝氏。

外族基因的流入
外族基因流人祝姓的事件非常之少,直到北魏時期,孝文帝改代北鮮卑族姓為漢族姓時,叱盧氏改為祝氏。北魏之後直到清初,基本上沒有發生過較大人群改姓祝的事件。清初,在滿洲人紛紛改本民族姓為漢姓時,有滿洲八旗姓愛新覺羅氏、喜塔喇氏等中一部分改姓祝。

歷史上祝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期,祝姓的活動主要在山東地區。秦、漢以後,祝姓很快向南方江蘇、安徽散佈,向西穿河南分別進入山西、四川、湖北地區。南北朝時,河南鮮卑姓祝姓的興起,形成河南郡望族,並南遷進人兩湖和嶺南。唐宋時期,兩次南遷大浪潮中,祝姓經江西進入浙江、福建,很快散佈到了南方各地。
宋朝時期,祝姓大約1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一十四位。祝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佔全國祝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安徽、江西、河南,這四省祝姓大約佔全國祝姓總人口的79%,其次分佈於湖北、江蘇、浙江等省。全國形成了以山東為中心,向西南、南方扇形散佈的祝姓分佈區。
明朝時期,祝姓大約近13萬7千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5%.排在第一百〇九位。宋元明600年中,祝姓人口增長速度大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浙江為祝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祝姓總人口的40%。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西、山東,這三省祝姓大約佔祝姓總人口的73%,其次分佈於福建、四川、湖北、江蘇等省。宋、元、明期間,其人口主要由北向東南和西部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以浙江為中心的沿海岸南北和向西延伸的祝姓分佈區。

當代祝姓的分佈和圖騰
當代祝姓的人口111萬餘,為全國第一百三十五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8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祝姓人口增加率是呈A形的態勢。全國祝姓目前主要集中於江西、安徽、四川、浙江、黑龍江、山東,這六省大約集中了祝姓總人口的63%,其次分佈於江蘇、河南、湖南、湖北,這四省的祝姓又集中了155%。江西為祝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大約15%的祝姓人口。全國祝姓的分佈特徵是以江西為中心,向西、向東擴散的形狀。

    祝姓在人群中分佈在皖滬浙、贛閩北部、江蘇大部、山東南端、、豫鄂東端、甘肅南部、青海東南、四川大部、雲南周邊、貴州西部、黑吉大部、內蒙古大部,祝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6%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19.3%,,居住了大約49.5%的祝姓人群。在粵桂湘、海南北部、贛閩南部、重慶、雲貴大部、湖北大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甘肅中部、寧夏、河南東部、江蘇東北、魯遼大部、黑吉東部,祝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08%-0.16%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8%,居住了大約40%的祝姓人群。

祝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祝姓的郡望主要有太遠、河南。祝姓 以樂義為堂號。“樂義”堂號出自宋朝祝可久。祝可久人貴州刺史,為保衛大宋西南邊疆,立有大功。他在父親過世後回家居喪。從此隱居起來,在鄉樂於為義,常辦好事,與兄弟可大一起辦私塾,培養人才,讀書人十分稱讚他。

楹聯 祝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三副:
儒風東漸;威德南孚。
漢德南孚;儒風東坡。
名列四子;號稱半州。

家訓格言 清朝祝邦基的《裕後格言》是祝氏家訓的樣板。祝邦基為人誠摯,見識遠。教弟子循循有規矩,與人和樂。他要求子孫切記人生“三惜”,否則一事無成:“此生不學,一可惜;此日閒過,二可惜;此身一敗,三可惜。”他遵循做人的準則:“莫作心上過不去之事,莫萌事上行不去的心”;“士君子須內精神而外渾厚”;“病莫病於自足,罪莫譬於自棄”;“後生才性過人者不足畏,惟讀書尋思推究者為可畏耳”等,這些都是耐人尋味的警旬名言。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祝姓歷代名人60名,佔總名人數的0.13%,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一百三十三位;祝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12%,排在並列第一百三十一位;祝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19%,排在並列第九十一位;祝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1 5%,排在並列第一百一十一位。

    最負盛名的祝姓歷史人物有:春秋周大夫祝跪;東漢九真太守祝良;唐朝國子祭酒祝欽明;宋朝貴州剌史祝可久,五經博士祝象器;元朝平江路總管祝峋;明朝書法家、文學家祝允明,正統進士、山西左參議祝顥;清朝山西巡撫祝世昌,浙江提督祝延彪;民國近代實業家祝大椿;當代工藝美術家、畫家祝大年。

祝姓血型
祝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4.1%,A型佔29.2%,B型佔28%,AB型佔8.7%。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