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īn luán diàn | 注音 | ㄐㄧㄣ ㄌㄨㄢˊ ㄉㄧㄢˋ |
首字母 | jld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皇宮、宮殿、玉宇、玉堂、御座、御閣、御宇、御堂、御庭、御苑 | ||
反義詞 | 平民住宅、民居、普通房屋、鄉村小屋 | ||
基本解釋 | 唐代宮內有金鑾殿,後來舊小說戲曲中泛稱皇帝上朝理政的殿。 |
金鑾殿是太和殿的俗稱,屬於北京故宮三大殿之一。它是皇帝登基和舉行大典的地方,是明代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
金鑾殿初名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為“皇極殿”。“皇極殿”一直沿襲使用到清代順治帝二年(1645年)始改稱為今名的“太和殿”。
明清時期皇帝登基、舉行盛大典禮、祭祀的地方。是世上最高的重簷廡殿頂建築。除殿頂一條正脊外,兩層重簷各有四條垂脊。正脊和垂脊不僅使用黃彩琉璃瓦製作的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物,而且殿頂的垂脊獸是唯一十樣俱全的。八條垂脊共飾有八十八個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