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īn gāng chǔ | 注音 | ㄐㄧㄣ ㄍㄤ ㄔㄨˇ |
首字母 | jg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法輪、 金剛杖、 金剛鑽、 金剛圈 | ||
反義詞 | 柔和、 溫柔 | ||
基本解釋 | 1.原為古印度的一種兵器﹐佛教密宗也採用作為表示摧毀魔敵的法器。用金﹑銀﹑銅﹑鐵等為之﹐長八指到十二指﹐中間為把手﹐兩端有獨股﹑三股﹑五股等的刃頭。 |
金剛杵(chǔ),梵名 Vajra 瓦支拉,藏語稱“多吉”,曾音譯為伐折羅、縛日囉、伐折囉、跋折囉、伐闍囉。又叫做寶杵、降魔杵等。原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於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金剛杵。
在佛教密宗中,金剛杵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為密教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剛杵。真言行者亦常攜行,蓋以此杵象徵如來金剛智,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