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禮》是南宋朱熹最有影響的禮學著作。《家禮》內容分為通禮、冠、昏、喪、祭五部分,都是根據當時社會習俗參考古今家禮而成,體現出朱熹因革損益、博採眾家的禮學思想特點。書成之後,廣為刊刻。後世對《家禮》的爭議主要集中在真偽問題上,因《家禮》是朱熹一部未完之作,朱熹死後方現,而朱熹在文集中又極少提及,中間過程曲折,後人遂懷疑它為偽書。現代學者主要從文集和語錄中找到朱熹作《家禮》的線索證據,基本已證明《家禮》非偽書。本文主要把朱熹《家禮》放在朱熹家禮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演變歷程中加以考察,透過對《家禮》思想內容的考察,來闡釋朱熹博採古今眾家的禮學特點,並結合晚年的禮學著作和語錄來探討其禮學思想的變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