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苟同
bù gǎn gǒu tóng
beg to differ
“不敢苟同”的成語拼音為:bù gǎn gǒu tóng,注音:ㄅㄨˋ ㄍㄢˇ ㄍㄡˇ ㄊㄨㄥˊ,詞性:作謂語;用於處事,年代:當代成語,出處:明·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藺相如完璧歸趙,人人都稱讚他。但我不敢苟同這一看法。”,基本解釋:苟:苟且。不敢隨便地同意。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例句:宋·蘇軾《送施肩吾赴考古兼寄同年盧文強》:“臨別知己苟同言,幾回三感泣雲陵。”
拼音 |
bù gǎn gǒu tóng |
注音 |
ㄅㄨˋ ㄍㄢˇ ㄍㄡˇ ㄊㄨㄥˊ |
詞性 |
作謂語;用於處事 |
英文 |
beg to differ |
年代 |
當代成語 |
解釋 |
苟:苟且。不敢隨便地同意。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
出處 |
明·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藺相如完璧歸趙,人人都稱讚他。但我不敢苟同這一看法。” |
例句 |
宋·蘇軾《送施肩吾赴考古兼寄同年盧文強》:“臨別知己苟同言,幾回三感泣雲陵。”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