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其所
bù dé qí suǒ
be out of one 's element
“不得其所”的成語拼音為:bù dé qí suǒ,注音:ㄅㄨˋ ㄉㄜˊ ㄑㄧˊ ㄙㄨㄛˇ,詞性: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表示得不到滿足,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穀梁傳·成公八年》:“媵,淺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盡其事也。”,基本解釋:原指未得善終,後指沒有得到適當的安頓。也指不能達到目的。,例句:元·關漢卿《漢宮春·紫翹金鳳況兒女》:“三五年華未得其所,空費長雲腸斷。”
拼音 |
bù dé qí suǒ |
注音 |
ㄅㄨˋ ㄉㄜˊ ㄑㄧˊ ㄙㄨㄛˇ |
詞性 |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表示得不到滿足 |
英文 |
be out of one 's elemen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原指未得善終,後指沒有得到適當的安頓。也指不能達到目的。 |
出處 |
《穀梁傳·成公八年》:“媵,淺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盡其事也。” |
例句 |
元·關漢卿《漢宮春·紫翹金鳳況兒女》:“三五年華未得其所,空費長雲腸斷。”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