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高低
bù shí gāo dī
have no appreciation of a thing 's importance
“不識高低”的成語拼音為:bù shí gāo dī,注音:ㄅㄨˋ ㄕˊ ㄍㄠ ㄉㄧ,詞性:作謂語、定語;指人自傲,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一回:“你這小畜生,不識高低!看棍。”,基本解釋: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例句:唐代·杜牧《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枕簟輕寒,不覺曉星殘。微覺分數之後,更無語夜闌。”
| 拼音 |
bù shí gāo dī |
| 注音 |
ㄅㄨˋ ㄕˊ ㄍㄠ ㄉㄧ |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自傲 |
| 英文 |
have no appreciation of a thing 's importance |
| 年代 |
古代成語 |
| 解釋 |
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
| 出處 |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一回:“你這小畜生,不識高低!看棍。” |
| 例句 |
唐代·杜牧《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枕簟輕寒,不覺曉星殘。微覺分數之後,更無語夜闌。”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