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芥蒂
bù cún jiè dì
no hatred or grievance against
“不存芥蒂”的成語拼音為:bù cún jiè dì,注音:ㄅㄨˋ ㄘㄨㄣˊ ㄐㄧㄝ ˋ ㄉㄧˋ,詞性:作謂語、定語;指心裡不積存怨恨和不快,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蒂芥。”,基本解釋:芥蒂:本作“蒂芥”,細小的梗塞物,比喻積在心裡的怨恨或不快。心裡不積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寬,氣量大。,例句:《五代史·晉書·謝良之傳》:“及襲恭部時,恭謫濠州刺史,良之在蒙陵者,恭亦與之,時頗不置厥地,而家口百餘,良之不存芥蒂。”
拼音 |
bù cún jiè dì |
注音 |
ㄅㄨˋ ㄘㄨㄣˊ ㄐㄧㄝ ˋ ㄉㄧ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心裡不積存怨恨和不快 |
英文 |
no hatred or grievance agains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芥蒂:本作“蒂芥”,細小的梗塞物,比喻積在心裡的怨恨或不快。心裡不積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寬,氣量大。 |
出處 |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蒂芥。” |
例句 |
《五代史·晉書·謝良之傳》:“及襲恭部時,恭謫濠州刺史,良之在蒙陵者,恭亦與之,時頗不置厥地,而家口百餘,良之不存芥蒂。”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