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抗不卑
bù kàng bù bēi
No resistance, no inferiority
“不抗不卑”的成語拼音為:bù kàng bù bēi,注音:ㄅㄨˋ ㄎㄤˋ ㄅㄨˋ ㄅㄟ,詞性:作謂語、定語;形容為人處事有分寸,年代:近代成語,出處:《紅樓夢》第五六回:“他這遠愁近慮,不抗不卑,他們奶奶就不是和咱們好,聽他這一番話,也必要自愧的變好了。”,基本解釋: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例句: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有句:“天涯共此時,不抗不卑。”表示在這個時刻,無論是遠在天涯還是身在此地,都要保持堅定的意志,既不抗爭也不卑躬。
拼音 |
bù kàng bù bēi |
注音 |
ㄅㄨˋ ㄎㄤˋ ㄅㄨˋ ㄅㄟ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形容為人處事有分寸 |
英文 |
No resistance, no inferiority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
出處 |
《紅樓夢》第五六回:“他這遠愁近慮,不抗不卑,他們奶奶就不是和咱們好,聽他這一番話,也必要自愧的變好了。” |
例句 |
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有句:“天涯共此時,不抗不卑。”表示在這個時刻,無論是遠在天涯還是身在此地,都要保持堅定的意志,既不抗爭也不卑躬。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