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悱不發
bù fěi bù fā
not determined to learn
“不悱不發”的成語拼音為:bù fěi bù fā,注音:ㄅㄨˋ ㄈㄟˇ ㄅㄨˋ ㄈㄚ,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教學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基本解釋:悱:心裡想說而說不出來。發:啟發。指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例句:《戰國策·齊策二》:“所以不悱不發,弗忍克敵者,非論戰也。”
拼音 |
bù fěi bù fā |
注音 |
ㄅㄨˋ ㄈㄟˇ ㄅㄨˋ ㄈㄚ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教學等 |
英文 |
not determined to lear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悱:心裡想說而說不出來。發:啟發。指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
出處 |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
例句 |
《戰國策·齊策二》:“所以不悱不發,弗忍克敵者,非論戰也。”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