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體統
bù chéng tǐ tǒng
in a state of disorder
“不成體統”的成語拼音為:bù chéng tǐ tǒng,注音:ㄅㄨˋ ㄔㄥˊ ㄊㄧˇ ㄊㄨㄥˇ,詞性:動賓式;作謂語、補語、分句;表示人言行放肆,或有失莊重,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錐畫之,全不成體統。”,基本解釋:體統:格局,規矩。指言行沒有規矩,不成樣子。,例句:此時官廳上亂烘烘的,鬧了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七回
拼音 |
bù chéng tǐ tǒng |
注音 |
ㄅㄨˋ ㄔㄥˊ ㄊㄧˇ ㄊㄨㄥˇ |
詞性 |
動賓式;作謂語、補語、分句;表示人言行放肆,或有失莊重 |
英文 |
in a state of disorder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體統:格局,規矩。指言行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
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錐畫之,全不成體統。” |
例句 |
此時官廳上亂烘烘的,鬧了個~。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七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