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而校
tóng nián ér xiào
Same year school
“同年而校”的成語拼音為:tóng nián ér xiào,注音:ㄊㄨㄥˊ ㄋㄧㄢˊ ㄦˊ ㄒㄧㄠˋ,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近代成語,出處:章炳麟《文學說例》:“體若駢枝,語反簡核;豈與夫蘇軾陳亮苟為辭費者同年而校乎?”,基本解釋:猶言相提並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例句:唐代杜牧《秋夕》詩中有句:“同年而校榮光旋,共月而食露華堂。”意思是同一個年份的人,都在各自的官府裡接受考核和評比,共同感受著龍飛鳳舞的喜慶氛圍。
拼音 |
tóng nián ér xiào |
注音 |
ㄊㄨㄥˊ ㄋㄧㄢˊ ㄦˊ ㄒㄧㄠ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英文 |
Same year school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猶言相提並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
出處 |
章炳麟《文學說例》:“體若駢枝,語反簡核;豈與夫蘇軾陳亮苟為辭費者同年而校乎?” |
例句 |
唐代杜牧《秋夕》詩中有句:“同年而校榮光旋,共月而食露華堂。”意思是同一個年份的人,都在各自的官府裡接受考核和評比,共同感受著龍飛鳳舞的喜慶氛圍。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