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姓圖騰(廢氏圖騰)
廢姓是中華姓氏之一,讀音作bō(ㄈㄟˋ),古音讀作fā(ㄈㄚ),不可讀作fèi(ㄈㄟˋ)。其源有二:一是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文籍整理燒錄匠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二是源於嬴姓,出自秦朝時期文字改革官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得姓始祖】
(暫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文籍整理燒錄匠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典籍《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記載:“撥爾而怒。”其注曰:“故書撥作廢。鄭司農雲:廢讀為撥。”
在西周以降至秦、漢之際,文書的撰寫大都在竹簡、木簡之上,朝堂官府衙門的大量公文,使得產生了一大批文書整理與燒錄匠師,專職從事書簡的謄刻,這些匠師時稱撥師,地位與梓人相同,待遇要比一般的官僕高。
古代“撥”與“廢”字通假,都是整理、治的意思,在文書行業中專指撥師,即後來的謄寫官員,如同打字員,亦稱廢師、廢匠,頗受尊重。
廢師的後裔中有以其先祖職業官稱為姓氏者,稱廢氏、或撥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嬴姓,出自秦朝時期文字改革官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在秦朝時期,秦始皇在李斯協助下,廢古文、修新篆,統一中國文字,其執行官員亦稱廢吏、撥吏,含義同第一個淵源。其吏者的後裔子孫中有因以為姓氏者,亦稱廢氏、或撥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廢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以沂州為郡望,非常稀少的人口主要分佈在今遼寧省的撫順市一帶。
【郡望堂號】
郡望
沂 州:今山東省臨沂市。臨沂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十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遠古文明。二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在境內有多處發使用文字元號,現沂河和沭河流域發現的近百處細石器文化遺存,是一、二萬年前的人類所創造。早在五千年以前,臨沂的人類就開始掌握了釀酒技術,使用砭石治病等。商朝時期,這塊土地上就豐存過郯、莒、費諸方國。周滅商後,魯國和齊國是周王朝控制東方的重要支柱,臨沂地域除分屬齊、魯等國外,見於《春秋》的還有顓、陽、向、莒、郯、根牟、於餘丘、杞等國。春秋時期,除上述古國外,見於《春秋》記載的還有啟陽、中丘、祝丘、費、防、臺、東陽、武城、丘輿、向、次室、蒙、鄆、堂阜、蓋、艾、紀障、密、鄢陵等二十個。這些大城邑的出現,是臨沂地區經濟文化發達的標誌。戰國時期,域內諸封國先後為齊、楚所兼併,至戰國末期,南部屬楚,北部屬齊。秦朝統一,地方實行郡縣制,全國分為三十六郡,臨沂地域屬琅琊郡和郯郡。西漢時期,郡國並行。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漢承西漢制度,分屬徐州之利城郡、東海郡、琅琊郡、琅琊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莞郡、東安郡和城陽國。三國時期,屬曹魏國。至魏末分屬東海國、琅琊國、東莞郡、泰山郡。西晉時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晉室南渡後,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東州郡)、徐州(彭城郡)。唐朝時期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時期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軍等。宋室南渡後,分屬於金國時期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時期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朝初期因之,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升沂州為府,置附郭蘭山縣,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有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六縣一州。民國政府成立後,廢府撤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分山東省為四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民國七年(戊午,公元1918年)撤銷。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續對行政區劃進行調整。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九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九縣。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歸江蘇省。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併入臨沂專區。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縣十三個縣市。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2日,國務院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管轄。1992年1月,莒縣劃歸為日照市管轄。至此,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十個縣市。1994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市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莊三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莊、河東三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九縣。
堂號
沂州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沂堂。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