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起源及歷史

道姓圖騰_道氏圖騰

道姓圖騰(道氏圖騰)

  道姓是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諸侯國道國,屬於以國名為氏。道姓現今人口約二萬,排在第六百三十二位,在臺灣名列第九百零九位。

【得姓始祖】

  (暫缺)

  各支始祖

  道乒:宋時雲南勐泐主第三世,系傣族道姓之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諸侯國道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道,周代姬姓小諸侯國國名。史籍《漢書·地理志》中記載其在汝南郡陽安縣,應邵曰:“道國也,今道亭是也。”道國位於今河南汝南縣南部一帶,一說在今河南省確山縣。史籍《左傳·僖公五年》中記載:“楚鬥谷於菟滅弦,弦子奔黃。於是江、黃、道、柏方睦於齊,皆弦煙也。”春秋時期,道、黃等淮汝間的小國,因懼怕楚國而聯合起來,依附於強齊,但是在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勢弱,楚國則乘機北擴,控制了淮汝間地區。後來,楚國曾一度將道國遷到荊地,到楚平王時又遷回原地復國。道國最終為楚國所兼併,顯然,在周景王姬貴十四年(楚靈王十年,公元前531年),楚靈王將許國(今河南葉縣,公元前533年被滅附楚)、胡國(今河南郾城,公元前538年被滅附楚)、沈國(今河南平輿,公元前558年被滅附楚)、道國(今河南汝南)、房國(今河南遂平,公元前535年被滅附楚)、申國(公元前684年被滅附楚)這些諸侯國的貴族世家之人都遷徙到偏遠的楚國後方荊地(今湖北南漳西部),這其中的道國,應當是在周景王十二~十四年之間(公元前533~531年)被滅的,即楚靈王在公元前533年滅陳國之後、公元前531年滅蔡國之前的這段歷史時期。

  道國滅亡之後,有道國王族子孫與國民以故國號為姓氏者,稱道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道氏正宗。該支道氏族人中後有改姓氏為路氏者,亦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塞克圖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道勞·道古森氏,源出蒙古“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也就是明朝時期所稱的博爾濟吉特氏,是其氏族的一個分支,其在明朝初期即冠漢姓為道氏、祁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蒙古族道倫氏、道老土氏、道倫格日氏,漢義為“七、第七、七家”,是以排行為姓氏者,明、清時期皆有以首音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道氏。

  ⑶.蒙古族塞克圖氏,亦稱色克圖氏,世居土默特(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aiktu Hala,所冠漢姓中即有道氏。該支道氏始祖為清康熙大帝的六嬪妃之一道嬪,是當時員外郎、三等精奇尼哈番(三等子爵,滿語為Jinjihafan)塞克圖·多爾濟之女,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生皇二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祜(恭勤貝勒)。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大帝遜位,清雍正皇帝繼位後晉尊道嬪為皇考貴人。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再被乾隆大帝尊奉為皇祖謹嬪。清朝中葉以後,在道嬪的家族人中,有以先祖母爵號為漢化姓氏者,稱道氏。

  ⑷.在今遼寧省阜新市的伊嗎圖鄉,有一個地名叫他力壓音道倫格日,漢義為“農家七間房”,簡稱“七家子”,早先為明朝時期蒙古貞部落的駐紮地名,在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年(後金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天聰九年,公元1637年),後金政權在此地建立了區域性行政機構土默特左翼旗以掌管蒙民事務,期間有蒙古貞族人指地名改冠漢姓為道氏。

  源流三

  源於滿族,出自滿族多羅宏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多羅宏氏,亦稱都拉歡氏,滿語為Dolohog Hala,漢義“有道理、老實的”,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後多冠漢姓為道氏、朱氏等。

  ⑵.今江蘇省鹽城市東臺縣有一支道氏族人,按其家譜記載是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所賜之姓,可惜家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無法說明其得姓過程,有待進一步考證。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現今人口約二萬,排在第六百三十二位,在臺灣名列第九百零九位,望出蔡州。

  今江蘇省的鎮江市、揚州市高郵市、鹽城市東臺縣,雲南省的曲靖市會澤縣、昭通市,廣東省的深圳市,甘肅省的慶陽市,湖南省的常德市,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均有道氏族人分佈。

【郡望堂號】

  郡望

  蔡 州:亦稱蔡郡。春秋時期為蔡國之地。秦朝時期把原來的蔡、沈二國之地改置為三川郡。漢朝時期又改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東晉朝時期將治所移至懸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兩朝改為蔡州,一度曾名為豫州;隋朝時期改漢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時期名為上蔡縣,唐朝時期名為汝陰縣,均在今河南省汝南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陽,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棗陽市西南部一帶地區。

  堂號

  蔡州堂:以望立堂,亦稱蔡郡堂、豫州堂。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