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姓圖騰(陶氏圖騰)
一、陶姓的來源
粵稽系自黃帝於有熊,長於姬水。因以姬為姓生子少吳,少吳生子喬拯,喬拯生帝嚳,帝嚳次子曰堯,佐兄執,受封於陶,改國於唐,故號陶唐氏。
二、陶姓的郡望堂號
晉置濟陽郡,現在山東省定陶縣。《姓苑》記載:“陶姓,陶唐氏之後”。望出丹陽、潯陽。
三、歷代名人
1、陶侃——(259-334)字士行。晉朝潯陽人。從軍40餘年,果毅善斷。在廣州時,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以勵志勤力。竹頭木屑,皆儲以備用。溢號恆。
2、陶淵明——(365-427) 東晉文學家、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為江州祭酒、鎮江參軍,後任彭澤令。因不滿當時官員的腐敗而去職,歸隱田園,至死不仕。其詩以《歸去來兮辭》、《飲酒》、《桃花源詩》、《詠荊軻》、《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等為代表,今存《陶淵明集》
3、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安徽歙縣人,著名教育學家。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後,從事教育事業,推進平民教育運動,發表。中華教育改進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培養出不少革命人才。並幫助一些進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據地。民國35年(1946年)病逝於上海。終年55歲。著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鐘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等。
外族基因的流入
陶姓的第四支出自外族改姓。陶姓的兩大望族之一的潯陽陶姓,在晉朝時已經有外族血液的流入,是來自鄱陽湖一帶以捕魚為業的土著溪族。到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土著,東北的蒙古人、滿洲人均紛紛改漢族姓,其中有陶姓。這些少數民族長別與漢族混居,其中大部分漢化了。
歷史上陶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陶姓主要活動地在山東、河南地區;漢、晉時,陶姓已經發展到長江中下游等地;唐宋時,西北和西部陶姓非常活躍;明、清時,西部的雲貴川地區也有了陶姓足跡。
宋朝時期,陶姓大約有16.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2%,排在第八十一位。陶姓第一大省是陝西,約佔全國陶姓總人口的27%。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陝西、湖南兩省,大約佔了49%的陶姓人群,其次分佈於廣西、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山西。全國形成了以西部陝晉、中南湘桂、東部贛皖浙蘇為中心的陶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陶姓大約有29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31%,排在第七十二位。明朝時期,浙江為陶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陶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西、江蘇,這三省陶姓大約佔陶姓總人口的59%,其次分佈於廣西、安徽、湖北、四川,這四省的陶姓又集中了26%。宋、元、明期間,陶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中部向四川地區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以浙、蘇、贛、皖為大中心,南部廣西和西部四川為陶小中心的陶姓聚集地。
當代陶姓的分佈和圖騰
當代漢族陶姓的人口200萬,為全國第一百〇二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6%。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陶姓人口由29萬增到200餘萬,近7倍,陶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陶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陶姓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省,大約佔全國陶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佈於浙江、江西、重慶、雲南、四川、河南,這六省市的陶姓又集中了30%。安徽為陶姓第一大省,佔陶姓總人口的13%。全國形成了長江流域地區高比率陶姓分佈帶。在近600年間,陶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和南部向華中回遷成為陶姓遷移的主流。
陶姓分佈很廣,但在人群中分佈不均衡。陶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見圖102)表明:在浙滬、皖蘇大部、河南東南、湖北西部、江西北部、福建北端、雲貴桂、川渝南部、湖南西南和東北部、廣東西北、青海東部、甘肅中部、黑龍江西南、吉林、內蒙古東部,陶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2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5%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5.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0%的陶姓人群。在皖蘇北端、魯豫大部、川渝鄂大部、陝甘南部、寧夏、青海東南、新疆西北、廣東大部、海南西部、江西南部、福建中部、內蒙古東部、黑龍江東北、遼寧,陶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2%—0.24%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31.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31%的陶姓人群。
家訓格言
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陶氏祖上即有治家有方、訓子嚴厲的美德。其祖陶侃之母湛氏有“封鮓教子”之事,因有“非此母,不生此子”的記載。陶淵明不忘祖訓,甘守清貧,雖有“敗絮自擁,何慚兒子”的愧言,卻也教子有道。他以自己經驗告誡諸子,“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並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天永無外情”之故,而貴在貧不移志。他經常訓示諸子要團結友愛,樹立高尚品德,行為正大光明。足見他訓子與其為人一樣“超然絕俗”。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陶姓歷代名人113名,佔總名人數的0.25%,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八十五位;陶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24%,排在並列第八十八位;陶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33%,排在並列第六十一位;陶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35%,排在並列第六十位。
歷史上陶姓的重要人物有:西漢開封侯陶舍;東漢徐州牧陶謙;東晉荊江二州刺史、太尉陶侃,詩人陶淵明;南朝齊、梁時道教思想家兼醫學家陶弘景;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清朝道光年兩江總督陶澍;民國時期民主革命者陶成章,畫家陶元慶,北昆演員陶顯庭,民族學家、人類學家陶雲逵,教育家陶行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將陶峙嶽,中將、海軍副司令員兼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中共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陶鑄,當代電影導演兼演員陶金,原北京大學教授、臺灣老報入陶希聖,法學家陶希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