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姓圖騰(嚴氏圖騰)
一、嚴姓的來源
由莊姓得來,戰國時期,楚國一位君王叫侶,死後溢號莊王。他的子孫便以莊為姓,相傳到東漢時,漢明帝叫劉莊,為了避諱天子的名字,姓莊的人就改為姓嚴。
二、嚴姓的郡望堂號
漢置天水郡,現在甘肅省通渭縣。
望出天水、馮詡、華陰
三、歷代名人
嚴彭祖——字公於。漢朝下邱人。精通“四書”、“五經”,對《公羊春秋》的解說尤為出名。他廉直不事權貴。人或勸其少自勉強,他說:“凡通經術,固當修行。何可委曲從俗,苟求富貴乎!”竟以太傅官終。
嚴復——字又陵,號幾道。近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曾赴英國留學,入格林尼次海軍大學,親身觀察英國的社會制度,研究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辨析“西學”與“中學”的異同。歸國後,在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執教達20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在天津《直報》先後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闢韓》等論文,主張向西方學習,提倡新學,實行改良,認為培養民力、民智、民德,是使中國富強的根本辦法。 禁止鴉片與纏足而崇尚武精神,廢除八股而提倡西學,廢除專制政治而實行君主立憲,又譯述赫肯黎的《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喚起國人救亡圖存,對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曾主辦天津《國聞報》。,翻譯《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及《穆勒名學》、《法意》、《名學淺說》等書,較有系統地介紹和傳播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成為近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譯著有《侯官嚴氏叢刊》,《嚴譯名著叢刊》等。
家譜
目前在上海圖書館中收藏嚴姓族譜49部,全國其他單位和美、日等國的圖書館還收藏嚴姓族譜128部。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嚴姓歷代名人123名,佔總名人數的0.27%,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八十一位;嚴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o.39%,排在並列第六十位;嚴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36%,排在並列第五十五位;嚴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33%,排在並列第六十四位。
嚴姓歷代被載入史冊的重要人物有:戰國韓國大臣嚴遂;西漢“嚴氏”今文春秋學的開創者嚴彭祖,辭賦家嚴助、嚴忌,涿郡太守嚴延年,隱士嚴君平;東漢名士嚴子陵(即嚴光),佛教翻譯家嚴浮調;唐朝詩人嚴維;南宋文學批評家嚴羽;明朝宰相嚴嵩,琴家嚴激;清朝文學家嚴可均、嚴繩孫,詩人嚴遂成,實業家嚴信厚;清末民初之際啟蒙思想家兼翻譯家嚴復,教育家嚴修;當代物理學家兼教育家嚴濟慈,哲學家嚴群,經濟史學家嚴中平,社會學家兼犯罪學家嚴景耀,臺灣名流嚴家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