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起源及歷史

程姓圖騰_程氏圖騰

程姓圖騰(程氏圖騰)

   程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三十三位大姓,尤在皖、豫、鄂三省最為著名。當今程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53%,總人口大約近660多萬。

程的名義和圖騰:
    程,在甲骨文中像一人跪於土臺上,向禾神祈禱五穀豐登之狀。程的本義是禱禾的巫師。擅長禱禾的神職為圖騰,以祝者跪於土臺上向禾神祈禱五穀豐登之狀為其氏族的族徽名稱,程人所居之地稱程,建立城堡稱為程邑,或者稱郢,後來發展為國和姓。

程姓的來源與演變:
    漢族程姓主要有兩大來源:風姓和姬姓。
    第一支為風姓程氏。相傳5000年之前黃帝時代,黃帝族為華夏部落聯盟之主,統治著中原地區。我國東南方活躍著一支以東夷、華夏、南蠻混合的九黎部落,後為黃帝部落擊敗,黃帝之孫顓頊氏之裔祝融氏黎統治了九黎,仍稱黎。祝融氏是古代管掌火種的部落首領。當時輔佐祝融氏黎統治九黎族的有僕、程二部落,相傳程部落出自伏羲氏之後的東夷族的風氏族,故姓風。在夏朝之前已經建立了程國,故地在今河南洛陽東的古上程聚,是夏朝的堅強盟國。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商滅夏,親夏的程人退出中原,西撤到涇渭地帶的畢郢,今陝西咸陽東。公元前1109年,商王文丁時期被周國吞併,成為周的臣屬,子孫遂以國為姓。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程人後代程伯符於廣平,今河北澤雞。到周成王周康王之際,又徙封到程,成立了程國,伯爵,古城在今河南洛陽東與偃師、孟津交界地的上程聚。到周宣王時,程伯符的後裔程伯休父擔任西周的大司馬,部族由河南西移到西周都城鎬京附近的程邑,古城在今陝西成陽東北。這是程姓群體中最重要的一支,風姓程氏的歷史至少有4000多年。
    第二支為姬姓程氏。姬姓程氏系出周文王少子荀侯之後。荀國即郇國,後滅於晉國。春秋時晉大夫荀驩的采邑在程,即古程國之地,今河南洛陽東,其後裔以邑名為氏。在春秋中期,程氏在晉國曆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姬姓程氏是程姓群體的重要組成,其歷史也有2600多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程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與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動。西周時,程伯休父西遷陝西咸陽時,其中一支由河南洛陽遷居溫縣,以司馬官名為氏,是當代的司馬姓的主要源頭。另一支南遷進入貴州南部,繁衍成西南有影響的程番。一直到元朝時貴州八番之一就有大小程番,與當地土著的長期混居,成為布依族的程姓先民。少數民族流入程姓的事件主要發生在清朝,清滿洲八旗姓成佳氏一族全部改姓程,因長期與漢族混居,而同化為當地的程姓漢民。

歷史上程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發源於河南的程姓首先向西和北遷移,很快散佈於黃河南北、渭河流域地區,隨後向西南進入貴州。春秋時在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得到發展,進而向東挺進。到了秦漢時,山東地區已有程姓大族。由山東向南進入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四川的程姓也是由山東遷移而來。東漢末,河北程姓追隨東吳孫氏政權,進入江南,進而越南嶺而入廣東。經歷兩晉南北朝之後,程姓的分佈已南抵南海,北到內蒙古,西北駐河西走廊,西南達蜀黔,東臨東海,其主體積聚在以河南為中心的豫、皖、魯、冀交界地區。唐宋之際,由於中原發生幾次南下大遷移,中原程姓人群也向長江下游多次移民,為今後在長江下游形成程姓中心區而奠定了基礎。清初,程姓已經出現在臺灣。
    宋朝時期,程姓大約有8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08%,排在第十八位。安徽為程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程姓總人口的29%。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四川、江西,這三省程姓佔程姓總人口的65%,其次分佈於河南、河北、湖北等省。程姓主要聚集於中原、四川和華東地區。
    明朝時期,程姓大約有5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58%,為明朝第三十四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程姓人口增長率為負數。安徽仍為程姓第一大省,約佔程姓總人口的28%。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江西、浙江,這三省程姓大約佔程姓總人口的61%。其次分佈於湖北、河南、山西、福建、四川,這五省的程姓又集中了27%。這期間程姓人口主要向東南遷移,程姓聚集中心也向東南漂移。因北方的戰亂,中原地區的程姓損失慘重,人口銳減。

當代程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程姓的人口已達660多萬,排在第三十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53%。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河南、湖北三省,大約佔程姓總人口的41%,其次分佈於新疆、四川、山東。這三省又集中了19%的程姓人口。安徽居住了程姓總人口的17%,為程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皖豫鄂魯、新疆、四川三塊程姓聚集中心區。
程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見圖33)表明:程姓在長江下游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在安徽、豫鄂大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江蘇西南、山西東南、新疆西南、內蒙古東邊、黑吉遼西邊,程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66%以上,在中心地區此比例達8%以上,這一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5.6%,居住了大約42%的程姓人群。在冀晉陝大部、內蒙古東部和中部、黑吉遼大部、魯蘇大部、浙江東部、福建北部、江西中部、湘黔北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重慶、甘肅東南和中部,程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44%—0.66%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4.7%,居住了大約42%的程姓人群。

程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程姓的郡望主要有廣平、河南、安定等。程姓的堂號有安定、廣平、明道、伊川和立雪。“明道”、“伊川”和“立雪”堂號都典出宋朝程頤、程頹兩兄弟。他們都是大儒周敦頤的學生。程頤被人稱為“伊川先生”,而程顥人稱“孟子以後一人而已”。因為他兄弟二人能繼承孔孟的道統,所以叫“明道堂”。二程講課時,遲到的學生只能站在門外,由於二程講課的魅力,站在門外的學生都因專注聽講而感覺不到站在雪地上的寒冷。成語“程門立雪”說得就是這段故事。

楹聯 重要的程姓楹聯有以下五副:
        存孤全義,傾蓋論交。
        衡陽主簿;河洛瀾源。
        吳太傅閨房進訓;侯夫人仁恕兼全。
        一相宣王千世祖;二賢夫子萬年師。
        百代文章兩夫子;千秋宗脈一河南。

家訓格言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受到了其母程氏的教育。蘇軾十歲時,其父蘇洵遊學四方,家中全依賴程氏的主持。程氏對兒子蘇軾要求很嚴,親自教他讀經史等古籍,對歷史上那些記載各種人物成敗得失的篇章,蘇軾都爛熟於心。一天,程氏教兒子讀史書,當讀到《後漢書·範滂傳》時,蘇母深為範滂母子不畏強暴、為了正義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所感動,不禁放下書來,喟然嘆息。年幼的蘇軾也深為感動,天真地對母親說:“如果我以後要學範滂捨身就義,母親會讚許嗎?”程氏肅然地對兒子說:“如果你能做範滂,難道我就不能做範母嗎!”蘇軾受母親程氏的影響很深,後來果然成了個一生剛直不阿的人。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程姓歷代名人287名,佔總名人數的0.6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位;程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66%,排在第三十八位;程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1.8%,排在第十三位;程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92%,排在第二十五位。
    發源於中原,稱盛於東方的我國著名大姓程姓,在歷史的演義中出現了無數文臣武將,並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主要人物有:春秋晉國著名義士程嬰,博學善辯的學者程本;秦朝文學家程邈;西漢大商賈程鄭,名將程不識;三國東吳江夏太守程普;唐朝大將程咬金,宰相程異,畫家程修己;北宋哲學家兼教育家程顥、程頤;明朝文學家程敏政,詩人兼畫家程嘉燧,珠算家程大位;明清之際書畫家程正揆;清朝篆刻家兼畫家程建,經學家程瑤田,京劇藝術家程長庚,紅學學者程偉元;民國海軍總長程璧光;當代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潛,氣象學家程純樞,鐵道機械工程專家程曉剛,京劇藝術家程硯秋,天體物理學家程茂蘭,獸醫學家程紹迥,醫學家程門雪,全國政協副主席程子華,法律史學家程樹德。

程姓血型:
    程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3.2%,A型佔29.2%,B型佔28.6%,AB型佔9%。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