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姓圖騰(霍氏圖騰)
霍的名義和圖騰
霍的本義:群鳥突然起飛時發出的聲響。甲骨文的霍字,上部是雨,下部是三隻飛鳥像組成。金文和小篆的霍字,是一脈相傳,只是下部變成兩隻飛鳥,而楷體下部只剩一隻鳥(隹)了。早期霍人以鳥為氏族原始的圖騰崇拜,以春雨中燕子疾飛的形態作為氏族的族徽,命名氏族名,最終形成國家,出現霍姓。
霍姓的起源與演變
霍姓源出主要有二:真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真姓。真,又可作箴,為黃帝之二十五子的十二姓中的一姓。《世本》稱:霍國,真姓。夏商諸侯,故地在今山西霍州東南。直至商末為周所滅,西周初武王弟霍叔封於此處。
第二支源出姬姓。周武王滅商,封其弟、文王第八子叔處於霍,其地在今山西霍州東南,是為霍叔處。霍叔處與管叔鮮、蔡叔度為三監,為監視商紂王之子殷侯武庚。周武王死後,成王年幼,周公旦輔政。三監不服,聯合武庚發起叛亂,不久被周公旦平定,管叔鮮被殺,蔡叔度被囚,霍叔處將為庶人。其後轉封於遠離商都的霍城,故地在今河南汝州的霍陽聚。春秋時,晉獻公吞併同姓的耿、霍、魏小國,處於山西的姬姓霍國滅亡。春秋末,楚昭王滅地在汝州的姬姓霍國。南北兩處霍國滅亡之後,子孫以國為氏。姬姓霍氏的歷史至少有2600年。
霍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霍姓的郡望有河東、太原、蜀郡。霍姓的著名堂號有冠侯。“冠侯”堂號典出西漢霍去病。一代名將霍去病為河東郡平陽人,十八歲入侍中,六次出擊匈奴,穿越沙漠,遠征至狼居胥山。官至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楹聯:
驃騎建績;麟閣冠群。
獻潛清官;首圖麟殿。
爵拜驃騎;圖耀麟殿。
小玉喪生於薄倖;大禮成儀之高賢。
霍氏家訓格言:霍氏家訓以明朝大臣霍韜的《家訓》最有意義。霍韜,《明史》有傳,廣涉經書,“學博才高”,仕途幾起幾落,最終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他治家教子極為嚴厲,凡事均加以規範,其訓子思想多為他出世經驗之總結。他認為“家興出於子弟多賢。子弟之賢,由於家蒙以正,才能保家,亦能作聖”。他告誡子弟,只有“禮嚴而愛,思深而遠,事簡而周,文正而婉”,才能為“軌物範世者也”。
外族基因流入
霍姓的組成比較單純,一直是一脈相傳。直到唐朝時,武陵郡蠻七姓中有霍姓,為兩湖地區的重要姓氏。
霍姓名人和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霍姓歷代名人3 9名,佔總名人數的O.09%,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一百七十四位;霍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o.o 1%,排在並列第三百二十五位;霍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O.03%,排在並列第二百八十位;霍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04%,排在並列第二百二十一六位。
霍姓歷代被載人史冊名人:西漢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三國蜀漢梓潼太守霍峻;五代後梁曹州刺史霍存,後唐天平節度使霍彥威,後漢少府廷尉、鄴幫亭侯霍謂;明朝禮部尚書霍韜,太僕卿霍子衡,兵部尚書、太子太保霍維華;清朝工部尚書霍達;當代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