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姓圖騰(主氏圖騰)
主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來源有二:一是源於以官名為姓,二是源於以先祖的號為姓。主姓當今人口約八千,排名第七百九十二位。
【得姓始祖】
(暫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以官名為姓。魯國大夫施孝權的家臣句須任匡邑(河南長垣西南)宰,即為匡地的地方長官,其孫以祖父居官地名命姓,遂為匡姓。到北宋初年,為避太祖趙匡胤之諱,改匡姓為主姓。政和年間朝廷認為民姓中有主姓,大為不妥,遂令主姓改為康姓。北宋以後,有的康姓恢復了祖姓,仍為匡氏。
源流二
源於以先祖的號為姓。趙武靈王之後。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之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強邦後,讓王位於兒子趙惠文王, 自己號為主父(即太上皇)。其支庶子孫以祖號為姓,乃作主父氏,後有人改為單姓即主姓。漢代有主父偃,隋朝有主胄,明朝有主問禮。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主姓是不常見的姓氏,當今人口約八千,排名第七百九十二位。
今河北之辛集、景縣,遼寧之清原,山東之昌樂,山西之太原、臨汾,江西之宜豐,福建之浦城四川德昌、浙江普陀、諸暨、江蘇武進、雲南鎮雄、山東沂水、新泰、新疆呼圖壁、上海嘉定、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郡望堂號】
郡望
馮翊郡:西漢武帝至東漢末年的左馮翊(zuo píng yì)轄地。東漢末始改置馮翊郡,治所高陵縣。後移治臨晉,即今陝西大荔縣。北魏置華州及華山郡,西魏改州曰同州,郡曰武鄉,隋廢郡存州,尋改州為馮翊郡,唐復曰同州,尋曰馮翊郡,又曰同州。
堂號
(暫缺)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暫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