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氏起源及歷史

玉姓圖騰_玉氏圖騰

玉姓圖騰(玉氏圖騰)

  玉姓是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源自姬姓,為上古顓頊帝之後。據《路史》記載:“顓頊之後有玉氏。現今人口約十一萬,排第四百一十五位。

【釋義】玉,美石也。玉是一種細密、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玉像人一樣,有五種美德,即如仁、如義、如智、如勇、如圓。

【得姓始祖】

  (暫缺)

  各支始祖

  玉和:燕王掃北後,中原飽受戰亂之苦,人口凋零,急需大量移民。有弟兄兩個張玉剛、張玉和,不忍分離,遂改名為張剛、玉和,結伴來到河北省永年縣姚寨村。玉和就是本村玉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自姬姓,為上古顓頊帝之後。據《路史》記載:“顓頊之後有玉氏。

  源流二

  源自羋姓,為春秋楚國貴族傳人,以官職為姓。春秋時楚國有掌玉璽之官,稱玉尹,其後代以官職為氏。

  源流三

  源自公玉姓,為複姓簡化而來。漢武帝(前140~前87在位)時,有公玉帶上《黃帝明堂圖》獻給武帝,其子孫後簡改為玉氏。

  源流四

  源自張姓。明初,山西洪洞縣老槐樹下有弟兄兩個張玉剛、張玉和被分流到河北省永年縣姚寨村定居,兩人改名為張剛、玉和。玉和遂成為姚寨村的玉姓始祖,直到上世紀90年代,該村仍保留著張、玉不通婚的習俗。

  源流五

  源自閃姓,回族玉姓原為閃姓,後被賜姓玉。據《回教民族說》:“宣化有回教望族姓玉,自言姓閃,賜姓玉。”

  源流六

  源自滿族中的玉姓,傳說來自“哈斯”,“哈斯”滿蒙文含義就是“玉”的意思。

  源流七

  朝鮮、韓國玉姓。朝鮮王姓原是大姓,曾是高麗王朝的國姓。傳說後來高麗被李朝滅亡,李成桂迫害王姓國人,於是王姓族人大多改姓:加一點變“玉”、加人字變成“全”、“金”。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玉姓是比較罕見的姓氏,現今人口約十一萬,排第四百一十五位。佔全國人口的0.005%。玉姓在揭陽只有39人(2001),在各姓中排第200位,佔揭陽人口的0.007%。玉姓在全國人口不多,但卻是一個多民族的姓氏,目前至少有6個民族有此姓。

  1.壯族中的玉姓:根據《少數民族姓氏來源》考證,玉姓為唐代皇帝賜姓。源自於唐代壯族首領開採玉礦,進貢獲得唐王(高宗李治)的認可,基於安撫邊疆和名字團結的考慮,壯王黃宏被封為玉山郡王。後來也成為玉山君王,立嗣建廟。後人遂以玉為姓。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縣,均為壯族.起源傳說不一,待考。玉姓在廣西分佈很普遍,在南寧市分佈主要有:良慶區玉洞村(大沙田)青秀區劉圩鎮、那蒙村、三來村、那崛村,南寧市江南區吳圩鎮光明村…邕寧區中和鎮周祿村:柳坡、壇青坡、六肚坡、周流坡。此外還有那樓鎮的那頭村、那緣村、那盆村那逸坡(有2000多人)、那盆村堆牛坡、周城村等。還有玉林市山心鎮石櫃村分佈有玉姓人家。另外,梧州的藤縣,欽州,崇左的扶綏、大新、天等,百色的靖西、西林、江城,橫縣等地區也很多,許多以村或屯為單位聚集居住,玉姓可以說在廣西分佈非常廣泛。

  2.漢族中的玉姓:由於已知玉姓資料與漢族玉氐資料不一致,起源待考。

  3. 回族中的玉姓:回族中的玉姓原為閃姓,後被賜姓玉。“宣化有回教望族姓玉,自言姓閃,賜姓玉。”---《回教民族說》 在元代,玉氏有鎮國上將軍、前衛系軍都指揮使玉哇失、散曲家玉元鼎(原名阿魯丁)等人。玉姓回族主要分佈在雲南。

  4. 滿族中的玉姓:滿族中的玉姓,傳說來自“哈斯”,“哈斯”滿蒙文含義就是“玉”的意思。

  5. 傣族中的玉姓:玉姓氏傣族的四大姓氏之一。

  6.朝鮮、韓國玉姓:朝鮮、韓國玉姓。朝鮮王姓原是大姓,曾是高麗王朝的國姓。傳說後來高麗被李朝滅亡,李成桂迫害王姓國人,於是王姓族人大多改姓:加一點變“玉”、加人字變成“全”、“金”。

【郡望堂號】

  郡望

  彭城: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東接宿遷,西連淮北段園鎮,南接宿州,北靠棗莊,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幹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堂號

  (暫缺)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