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姓圖騰(泰氏圖騰)
泰姓是中華姓氏之一,非常罕見的一個姓氏。周太王長子周泰伯之後,現今中國大陸泰姓人口約一萬,排在第七百一十四位。屬於罕見姓氏,河南偃師和河北省涿州市泰樓桑村等地有分佈。
【得姓始祖】
泰伯:泰伯是商朝末年一位名人,為周太王之長子,季歷之兄,太伯欲讓帝位而與弟仲庸逃之荊蠻,以避季歷,自號句伯,居梅理,三讓天下,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餘家。在今天的江蘇省無錫市古吳國故地,有紀念他的泰伯廟、泰伯墓,有他修過的伯瀆河、挖過的泰伯井。吳姓人尊他為吳姓始祖,閻姓人也尊他為始祖,而他還是泰姓的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周國國君古公亶父的嫡長子泰伯的後代,屬以祖名為姓。
《姓觿·九泰》:“泰,一作太。《姓源》:‘周太王長子泰伯之後。’《淮南子》有泰丙,古之善御者。《千家姓》:‘京兆族。’”周文王姓姬名昌,此支泰姓顯然是黃帝后裔。
源流二
周文王之臣泰顛之後。(見《偃師姓氏源流》)。《姓氏考略》注云:“泰顛之後。”泰顛,相傳為周文王四友之一。一作“太顛”。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現今中國大陸泰姓人口約一萬,排在第七百一十四位。屬於罕見姓氏,主要分佈於陝西、河南和河北等地,3省市泰姓人口約佔全國泰姓總人口的70%。
今河南偃師,河北省涿州市泰樓桑村,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義,遼寧之清原,山東之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廣東之吳川、新會,廣西之荔浦、田林,福建之清流,四川之合江,廣東揭陽的惠來葵潭,普寧流沙東、佔隴、麒麟等地均有分佈。
【郡望堂號】
京兆郡:故兩漢京兆尹轄區,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合稱”關中三輔“或者”關中三秦“。三國初,改置京兆郡。三國至唐的行政區劃名,管轄長安地區,治所在今西安市區。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將雍州升為京兆府,京兆郡從此被京兆府取代。
堂號
(暫缺)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