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氏起源及歷史

盤姓圖騰_盤氏圖騰

盤姓圖騰(盤氏圖騰)

  盤姓是中華古老姓氏之一,源有三支:一支源於盤古氏,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一支出自上古傳說中帝湯嚳之女婿盤瓠,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最後一支出自商王朝君王盤庚,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盤姓現今人口約六萬,排在第四百九十九位,在臺灣名列第三千六百二十五位。

 【釋義】盤的本義是一種敞口扁淺盛器,其質地可以是陶土、木質、石料、金屬、陶瓷等。

【得姓始祖】

  盤瓠:帝湯嚳之女婿。在史籍《玄中記》中也記載:“高辛時,犬戎為亂,帝之狗曰盤瓠,去三月而殺犬戎,以其首來,帝以女妻之,不可教訓,浮之會稽(浙江)東海中,得地三百里,封之,生男為狗,女為美人,是為犬封氏。”

  盤庚: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陽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不計太丁)。 陽甲死後,盤庚繼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為了改變當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決心再一次遷都,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史稱“盤庚遷殷”。盤庚遷殷後,整頓商朝的政治,發展經濟,使衰落的商朝出現復興的局面。盤庚病死後葬於殷。在商盤庚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帝號名稱為姓氏者,稱盤庚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盤氏、庚氏。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盤古氏,出自上古傳說中開天闢地的盤古氏,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

  據史籍《述異記》記載:“盤古氏,夫婦陰陽之始也,天地萬物之祖也,今南海中盤古國人以盤古為姓。”在盤古氏的後裔子孫中,有日御十日族湯氏主體,稱湯盤氏,後分衍簡稱為湯氏、盤氏。近有學者認為,“盤瓠”即“盤古”的諧音,而“盤”與“湯”二字同義互假,所以盤瓠族即是湯古氏崇日部族,盤瓠承襲了湯古氏族號,故為湯氏,又稱盤瓠氏。後來,盤瓠與商女(商,讀音作tāng)先後生下了十子三女,湯嚳賜外孫子、外孫女門為湯古氏、湯水氏、湯木氏、湯盤氏、湯元氏、錯氏、盤氏、螻氏、蟻垤氏、屠羊氏、女宮氏、公羊氏、頓丘氏,號稱“湯厝十三姓”,史稱此為盤氏之源正宗。

  在傳說中,盤古氏的直系後裔為湯蚩尤,為姜姓部落聯盟的首領之一。炎帝因湯蚩尤善戰英勇,在湯人中視其為“戰神”,因為“鴟梟”(貓頭鷹)被湯人視為“鬥鳥”,因而其部以鴟梟為圖騰。後來黃帝軒轅氏擊斬湯蚩尤,封其子為“縉雲氏”,領黃帝朝的夏官之職。後縉雲氏南遷至洞庭湖地區,建立了史書中所稱的“三苗國”,其族大多演化為苗族、瑤族、畲族,史書合稱“三苗”。三苗族人以鴟梟為圖騰。今有許多苗族、瑤族同胞認為,其祖湯蚩尤被軒轅氏斬首,其首落地化為“饕餮”,所以縉雲氏後世之王又稱“饕餮”。“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膽大無比,什麼都能吃、都敢吃。後饕餮與雌龍結合,生下的龍子稱“貔貅”。貔貅沒有肛門,比它老爸饕餮還厲害,不光能吃,而且專吃金銀玉財珠寶,吃了還不拉,被後世人們用來當作斂財守富的神獸。據孔子第十一嫡孫、西漢時期著名經學家孔安國考證:“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號饕餮也。”湯蚩尤族居地曰“縉雲”,“縉”字簡筆為“晉”,所以其間之地稱為“晉水”、“晉州”、“晉陵”等。湯(唐)堯時期,帝堯任用姚重華為攝政,遭到了日御十日族的強烈反對,饕餮率領三苗族部落聯盟參加了十日族的反叛,姚重華便假借湯(唐)堯的名義南征三苗,結果饕餮戰敗,姚重華便奏請湯(唐)堯,將三苗族流放到雍州三危地區(今甘肅玉門),逐漸融入了西戎族。

  在典籍《集韻》中對湯氏、盤氏的解釋:“婸因蕩”,因蕩、湯、偒三字同義通用,所以解釋為“湯人”、“偒人”,其中的主體群落形成了歷史上的濮族。濮族於諸多部落融合,在春秋戰國時期稱百濮族。殷紂王時期,濮族人為了反對商殷貴族的壓迫,與庸、蜀、羌、髳、微、盧、彭等族共同參加了西周部落聯盟,在周武王姬發滅商的戰鬥中,濮族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周頃王姬壬臣二年(公元前611年),江漢地區的百濮族人又聯合庸人、糜人、戎人叛楚,迫使楚國訂立了盟約。後來在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楚平王熊棄疾出師從水上乘船擊敗百濮族,迫使百濮族人大規模地向西南地區遷徙,散居在雲、貴、川、湘等省區,盤氏族人即為百濮族人的後裔。

  在史籍《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遷三苗於三危,以便西戎。”《史記》中所指的荊州三苗,今屬湖南、湖北兩省之地,統稱“荊湖”。宋朝時期在湖南設荊湖南路,在湖北設荊湖北路。因三苗湯姓的祖籍為荊湖,所以在唐朝時期,湯氏世襲荊湖都統,後因唐朝荊湖都統湯振麟有功於大唐王朝,曾被封為中山侯。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上古傳說中帝湯嚳之女婿盤瓠,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

  黃帝軒轅氏的孫子顓頊,因承襲了伏羲氏太陽王的徽號,遂稱“高陽氏”。因“陽”與“婸”、“蕩”、“湯”、“偒”同義互假,所以,高陽氏顓頊,又稱“湯顓頊”。帝顓頊最初活動在江水(今四川)一帶,其讓兒子吳回作火正祝融,因而吳回改習祝融氏湯黎的火文化和崇日之俗。後吳回與鬼方氏(今湖北隨縣方城山)聯姻,讓兒子陸終氏娶了鬼方氏的女兒女嬇為妻。鬼氏屬於湯狼氏犬戎族,因與方氏融合而稱“鬼方氏”,鬼方氏又曰“湯氏”。

  據《黃姓族譜》記載證實:“陸終娶鬼方氏之女湯氏,生惠連,惠連封黃國,因以為姓。”因此,鬼方氏之女又被稱為“湯嬇”。

  在史籍《史記》中記載:“湯嬇剖腹生六子,分別為昆吾(崑崙)君已樊,參胡國君斟惠連、大彭國君彭籛、劊國君妘求言、曹國君曹安及楚之先祖羋季連。帝湯嚳代高陽氏湯顓頊而有天下,鬼方氏戎族不肯臣服而發動叛亂,帝湯嚳欲藉此機除異,則命火正吳回統率火師前去討伐犬戎族叛亂,吳回卻因剿滅不利,被湯嚳藉故所殺。帝湯嚳則命女婿盤瓠討平犬戎族叛亂,封其為南王,統領犬戎部族;因盤瓠不學無術,被北人蔑稱‘南蠻王’”。在史籍《玄中記》中也記載:“高辛時,犬戎為亂,帝之狗曰盤瓠,去三月而殺犬戎,以其首來,帝以女妻之,不可教訓,浮之會稽(浙江)東海中,得地三百里,封之,生男為狗,女為美人,是為犬封氏。”巴南、桂北的瑤族盤氏,稱盤瑤,與冉氏、元氏、巴氏、李氏、田氏為瑤族六著姓。而畲族盤氏與藍氏、雷氏、鍾氏則為四著姓。據《盤氏宗譜》和神話相傳:其始祖龍麒衛國有功,高辛帝賜配第三公主,生三男一女。帝賜長子“盤裝”就姓盤,名自能,受封南陽郡“立國侯”;次子“籃裝”就姓藍,名光輝,受封汝南郡“護國侯”;三子“雷公雲頭響得好,硃筆取姓便姓雷”,名巨佑,受封馮翊郡“武騎侯”;一女名淑玉,招婿姓鍾,名志琛,受封潁川郡“國勇侯”。這一傳說,畲族人民世代相傳,家喻戶曉。

  源流三

  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君王盤庚,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商盤庚,是商王朝第二十代君王的帝號,他的名字叫子甸。商王朝中期,盤庚在子奄即位以前,因連續九世諸弟子爭奪王位,不斷第引發內亂和屢次遷都,使得國勢已經衰落。商盤庚即位以後,不顧貴族和平民的反對,毅然決定把都城遷到殷。遷都以後,商盤庚著手大力整頓、改革朝政,他行商湯之政,抑制貴族,興修水利,獎勵農耕,使衰落的商王朝又開始出現生機。傳到到商盤庚的孫子、第二十三代商武丁子昭的時候,商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國土面積東到大海,西到陝西西部,北到遼寧,南到長江流域,成為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在商盤庚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帝號名稱為姓氏者,稱盤庚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盤氏、庚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史籍《萬姓統譜》中記載的:“明隆慶中有盤銘者,曾任江蘇省武進縣丞;望族在巴南郡。”當為盤庚的後裔子孫。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盤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現今人口約六萬,排在第四百九十九位,在臺灣名列第三千六百二十五位。多以巴郡、南郡、蒼梧為郡望。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岑溪市、來賓市忻城縣、南寧市上林縣、玉林市容縣和北流市的六靖鎮、金秀瑤族自治縣、博白縣、富川瑤族自治縣、全州縣,廣東省的懷集縣、雲浮市云城區、高州市、陽江陽東縣、新興縣、韶關市曲江縣、台山市、增城市、清遠清新,山東省的曲阜市,河南省的淮陽縣,上蔡縣,湖南省的永州市藍山縣、江永縣,四川省的南充市蓬安縣,重慶市的永川縣,湖北省的棗陽市、恩施市,海南省的儋州市,臺灣省的高雄市,馬來西亞等地,均有盤氏族人分佈。

  廣東省高州市深鎮鎮盤姓家族約三四千人,整理有族譜。廣西來賓、忻城、上林一帶有盤姓家族約五六千人。廣東省茂名電白縣羅坑鎮萬坑村有盤氏後人、廣東省新興縣、陽東縣有不少的盤姓。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內和容縣有不少的盤姓;廣西博白縣有幾百盤姓後人。河南的淮陽縣有不少的盤姓後人。

【郡望堂號】

  郡望

  巴 郡:秦於秦惠文王后元9年(前316年)置巴郡。東漢興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一分為三:墊江以北為巴郡,江州至臨江為永寧郡、朐忍至魚復為固陵郡。建安六年(201年),永寧郡複稱巴郡,郡治江州縣。隋開皇三年(583年)巴郡廢。隋大業三年(607年),改渝州為巴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巴郡為渝州。至此,巴郡的名稱不再使用。

  南 郡:歷史上的南郡有二:①始建於戰國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癸未,公元前278年),漢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荊州),下轄十八縣。其時轄地在今荊州、宜昌、宜城、南漳、荊門、華容、遠安、當陽、第秭歸、巴東、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帶地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被廢黜。②秦朝置南郡,頜有今湖北原荊州、安陸、漢陽、武昌、黃州、德安、施南諸府及襄陽府之南境,治郢,楚之故都,在今湖北江陵縣東南,轄境相當今湖北粉青河、襄樊以南、荊門、洪湖以西、長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等地。漢置江陵縣為郡治,即今江陵縣,唐改為江陵郡,旋升為江陵府。

  蒼梧郡:歷史上共有兩處:一是楚戰國時期設蒼梧郡,郡治待定,其核心區位於今永州的蒼梧山附近,轄地大致相當於西漢時期的桂陽郡與零陵郡。二是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郡治在廣信縣(位於現今廣西梧州與廣東封開一帶,即西江與賀江交匯一帶)

  堂號

  巴郡堂:以望立堂,亦稱巴州堂。

  南郡堂:以望立堂。

  蒼梧堂:以望立堂。

  字輩

  湖北施恩盤氏字輩:“大(達)朝□秦魁□聚進曰裕成載茂達永世其昌”。

  湖北棗陽市盤氏字輩:學士登廷,名揚聖君,顯清榮己,治齊克勤,萬代宗之,正大光明。棗陽市境內盤姓有1000人左右,漢族,字輩相同,相傳同一祖先生八個兒子,發展為八門,居住在棗陽市相距十多里的三個自然村。

  四川省南充蓬安縣鳳石鄉有一盤氏聚集地,依鳳凰山開枝展葉,族人約一萬人。

  大概於2000年,修盤氏族譜。目前排有20個字輩,有一首詩歌形式如下:

  登氏石福天,世德克昌大。文光應秀明 ……

【楹聯典故】

  堂勢尊歲昭奕世祖功宗德;

  後嗣番衍祧萬古春祀秋賞。

  ——佚名撰盤氏宗祠通用聯

  上洞村盤氏宗祠對聯

  【祠堂古蹟】

  上洞村盤氏宗祠

  宗祠位於富川縣葛坡鎮上洞村,盤氏宗祠佔地面積大約100平方米,紅磚青瓦結構,木門石門檻,翹角飛簷。

  盤氏宗祠大門門楣寫著“盤氏宗祠”四個字,大門兩邊有一副對聯:開天闢地三才五行始宇宙,拓荒潤澤七政四民定乾坤。附註明:“三才”即天、地、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七政”即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四民”即士、農、工、商。

  走進宗祠大門,有一個天井和後廳,後廳上空懸掛著兩塊牌匾,一塊牌匾寫著“承祧祖尚”,一塊牌匾寫著“飲水思源”。

  後廳有一個神臺,神臺上矗立著兩尊石像,一尊是上洞村開基始祖盤蒲茂公神像,一尊是盤蒲茂公妻子的神像。神臺上方橫批寫著:巴陵堂,神臺中間寫著:左昭右穆,盤氏歷代顯考顯妣之神位。兩邊的對聯是:堂勢尊歲昭奕世祖功宗德,後嗣番衍祧萬古春祀秋賞。神臺左邊的牆壁還懸掛著一幅盤王的畫像。

【家訓格言】

  盤氏宗譜班行詩

  詩禮承家訓 經緯貽後昆 敦倫克重義蘭桂致騰芳。

  盤氏宗譜家訓家規

  敦孝弟,敬尊長。篤宗族,睦鄰里。正婚姻,肅閨門。審交友,明禮讓。崇勤儉,戒忤逆。戒賣嬰,戒溺女。戒凌虛,戒遊惰。戒菸賭,戒淫惡。戒爭訟,戒侵蝕。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歐侯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