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ù jūn | 注音 | ㄏㄨˋ ㄐㄩㄣ |
首字母 | h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保衛軍、守軍、守備軍、防衛軍、防禦軍 | ||
反義詞 | 攻擊軍、進攻軍、侵略軍、敵軍 | ||
基本解釋 | 1.秦漢時臨時設定護軍都尉或中尉﹐以調節各將領間的關係。魏晉以後﹐設護軍將軍或中護軍﹐掌軍職的選用﹐亦與領軍將軍或中領軍同掌中央軍隊。 2.唐中葉後﹐在神策軍設護軍中尉及中護軍﹐為禁軍統帥﹐以宦官充任。宋不設。清制﹐京旗有護軍營﹐置護軍統領以管理之。參閱《通典.職官十六》﹑《清文獻通考.兵二》。 3.唐以後歷朝置上護軍及護軍﹐為僅有名號而無職事的勳官。清廢。參閱《續通典.職官十六》。 4.清代以守衛宮城的八旗兵為護軍﹐設護軍統領以下各職。 |
護軍是中國古代的高階軍事長官的官名,其中中護軍、中領軍、中都護等職位掌管禁軍、主持選拔武官、監督管制諸武將。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曾任此職,盡護諸將。漢武帝時屬大司馬。建安十二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魏亦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護軍。在三國、西晉時期發展到重要性的頂峰,唐宋以後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