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調指的是東漢末起按戶徵收的賦稅。《三國志·魏志·趙儼傳》: “而都尉李通急錄戶調。“始見戶調之名。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 曹操平袁紹入鄴 (今河北臨漳鄴鎮) ,下令: “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把秦漢以來按人口徵收的算賦和口賦,改為按戶徵收絹綿,此為曹魏戶稅之制的開端。晉武帝司馬炎又增其賦,稱戶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