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伊斯坦布林 伊斯坦布林的意思 伊斯坦布林怎麼讀
“伊斯坦布林”詞語拼音為:yī sī tǎn bù ěr,注音:ㄧ ㄙ ㄊㄢˇ ㄅㄨˋ ㄦˇ,首字母:ystbe,“伊斯坦布林”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兩大洲(亞、歐)的城市。人口2951萬(1984年)。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為古代絲綢之路”要站。市內多古老的伊斯蘭教寺院和名勝古蹟。工業有紡織、食品、機器等部門。漁業發達。1973年建成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
拼音 yī sī tǎn bù ěr 注音 ㄧ ㄙ ㄊㄢˇ ㄅㄨˋ ㄦˇ
首字母 ystbe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兩大洲(亞、歐)的城市。人口2951萬(1984年)。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為古代絲綢之路”要站。市內多古老的伊斯蘭教寺院和名勝古蹟。工業有紡織、食品、機器等部門。漁業發達。1973年建成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伊思
下一個詞語: 伊索寓言
伊斯坦布林”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伊斯坦布林(土耳其語:İstanbul)是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新聞、貿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位於巴爾幹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當歐、亞交通要衝,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面積5343平方公里,人口1385萬(1985年)。

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稱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將羅馬帝國遷都至此,起初稱為新羅馬,不過很快就以其建立者君士坦丁的名字而著稱——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譯康斯坦丁堡)。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為東、西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成為東羅馬帝國首都。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林之名在奧斯曼帝國征服之前至少存在百餘年曆史了,如1403年西班牙國王遣使覲見帖木兒大帝,使臣途經君士坦丁堡,在回憶錄中提到,希臘人也稱此地為伊斯坦布林(見《克拉維約東使記》商務印書館漢譯本)。但西方國家認為奧斯曼帝國是此地的侵略者,所以依然堅持稱此地為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初建時為首都(獨立戰爭期間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布林才成為國際上的正式名稱。現在市區已擴大到金角灣以北,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也劃入市區,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現代化城市。

伊斯坦布林當選為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歐洲體育之都。該市的歷史城區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釋出,伊斯坦布林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