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ī tuó lín | 注音 | ㄕ ㄊㄨㄛˊ ㄌㄧㄣˊ |
首字母 | st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墓地、墳場、墓園、墳地、葬地 | ||
反義詞 | 生命之地、生育之地、生機勃勃之地 | ||
基本解釋 | 1.亦作"屍陁林"。 2.梵語?ītavana的譯音。棄屍之處;僧人墓地。 |
據敦煌發現的《要行捨身經》中載,即勸人於死後分割血肉,佈施尸陀林(葬屍場)中。在漢地隋以前已有此風俗。這種風俗對於共同信奉佛教的藏族或許是殊途同歸。在佛教故事中也有“屍毗王以身施鴿”及“摩訶薩埵投身飼虎”的佛經故事,宣揚的是“菩薩佈施,不惜生命”。